10个故事,一种精神,为什么这部系列剧值得追?

2023-11-16 11:31:10 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刘志雄,廖晨昊 编辑:周怡琳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志雄 廖晨昊 长沙报道

他们被网友称作“为我们‘摘星’的人”,他们的另一个身份是科学家。

从钱学森、周光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学家,到黄伯云、卢光琇、万步炎等一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他们奉献才智、勇攀高峰,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做出了卓越贡献。

《科技湘军勇登攀》系列节目中登场的十位科技工作者。

灵感来源于持续积累,探索需要披荆斩棘。在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创新道路上,总有些东西在传承,譬如科学家精神。

如果是你我,又会如何选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原校长黄伯云在1988年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导师蒙格问他:“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实验室,最优越的科研条件,你为什么要回中国?”

微信图片_20231115191844.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原校长黄伯云。

黄伯云回答:“国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送我们出来,是来留学的,而不是‘学留’的。”

看到“炭/炭复合材料”被欧美等发达国家列入禁止出口清单,我国每年花大量外汇购买大飞机起落架,黄伯云不甘心。

万步炎.gif

“用100倍于你的薪酬挽留,是回国还是留下来?”

“时代楷模”、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的选择是:回国。

面对日本同行的傲慢,万步炎心里始终憋着一股劲。

1998年,万步炎第一次登上远洋科考船,在船上看到的景象深深刺痛了他——大到取样器、地质绞车,小到一根取样管,几乎所有的科考仪器装备都是进口的。

更加糟心的是,即便用的是“洋货”,那次科考仍一点可用的样品都没取到。万步炎说:“我心里憋着一股劲,要做出点成绩让对方瞧瞧。”

1515.png

南华大学教授丁德馨步履蹒跚走上舞台。

1997年,医生告诉南华大学教授、中国铀矿采冶学科开拓者丁德馨,10年后,他可能会瘫痪。因为早在8年前,他被确诊中风。

但直到今天,他仍旧坚守在教学一线。

期间,我国核工业转型,大量高校教师转身“南下”,澳大利亚某大学也曾挽留他,但他选择了回到学校,历时23年,建立了我国首个完整的铀矿采冶学科体系。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副校长柴立元“泡”在用彩条布搭起的简易实验室里,整日和废水废酸废气打交道,破解重金属污染“世界级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罗安打着赤膊,在炎热的冶炼厂车间挥汗如雨,解决困扰企业多年的谐波难题;中国生殖工程创始人、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卢光琇在不惑之年放下外科手术刀,从零开始进行生殖工程研究,四十多年逐梦“遗传优生”……

面对诱惑、面对梦想、面对艰苦挑战,如果换作你我,又会如何抉择?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屏幕前的记者,听他们讲述当年的故事,瞬间被带回那片试验田、那艘科考船、那个实验室,感受到了他们精神的脉动。

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他们的精神——科学家精神,于2021年9月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10个故事,圈粉无数

上述故事,都来自《科技湘军勇登攀》系列节目。11月13日,10期节目已全部“上映”。

这是湖南省科技厅特别策划制作的首档科技工作者公开讲演节目。10月上旬,系列节目播出预告片时,湖南媒体界纷纷转载,在中小学、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中圈粉无数。

从大众视野看,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过于高深,很难被“门外汉”所理解。

于是,除了前文提到的多位科学家,山河智能创始人何清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副院长吕奔、古巴友人亚瑟等10位科技工作者从实验室走到屏幕前,讲述一个个科技成果背后的攻关故事。

《科技湘军勇登攀》分集内容为《种子》《铸剑》《图强》《创新》《大地》《实践》《选择》《辣与甜》《追光》《优生》。湖南尝试用这些科技工作者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接续奋斗的故事,诠释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亚瑟.gif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湖南加速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f67b2e1d84f44eb996474ec7ba197ef0 (1).jpg

9月1日,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举行。(图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

而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正是助力释放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程,从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动力。

这档节目,既是湖南为奋力拼搏的科研工作者群体的讴歌,更是对接续奋斗者的期许。

信念支撑他们度过求索长夜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长期以来,美西方国家对中国大搞技术封锁,在高科技领域筑起一道道高墙壁垒。要想突破技术封锁,不被“卡脖子”,除了自力更生,别无他法。

黄伯云团队走出了一条与国外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炭/炭复合材料,改写了中国民航飞机必须依赖进口刹车盘才能落地的历史。

微信图片_20231115193953.jpg

万步炎团队研制的“海牛Ⅱ号”深海钻机。

万步炎团队研制的“海牛Ⅱ号”深海钻机在海底成功下钻231米,不仅刷新世界纪录,还实现了国外钻机未能做到的全孔全程保压取芯。

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企业取得了多项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引领国内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装备实现从进口到出口的转变。

没有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的奋斗,就没有一个个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白天工作七八个小时,晚上再工作三四个小时”。在丁德馨心里,站上讲台,才是最好的锻炼;持续出成果,才是最好的康复。

每晚11点前,黄伯云的办公室总是亮着灯,春节也不例外。

黄伯云有“三快两不急”:吃饭快、走路快、工作节奏快,开会不急、赶飞机不急——通知8点开会,绝对只提前一两分钟到,只为多挤出一点儿时间。他总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时间不够啊。”

微信图片_20231115193316.jpg

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

今年9月,由黄伯云牵头的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在长沙投入试运行。已近80岁高龄的他踌躇满志,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空梦再磨一“剑”。

科学家们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人民就会把他们高高地举起。

d468854d-598b-4bb8-9fc6-6d30df69c6e4.jpg

袁隆平院士铜像。

2021年5月,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数万民众自发走上街头送别,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

如今,每当试验田传来杂交水稻刷新产量纪录的消息时,人们总会想起遥远的星空,那个老人的梦想离实现又近了一步。

微信图片_20231115192012.jpg

节目中,湖南杂交水稻中心研究员赵炳然向袁隆平院士汇报种业科研最新成果。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从1987年追随您到今天,到将来和您再见的那一天,我都会实实在在地把心用在杂交水稻这粒种子的研发上,也放在培养年轻的杂交水稻创新‘种子’上。”这是节目中,赵炳然的讲述。

精神的力量无穷无尽,精神的传承生生不息。

在系列节目播出后,各类留言刷屏了评论区。

有人说:“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大哉黄伯云!”

有人说:“他以摘星人之姿,扎入深邃海洋,向与时代同行的奔跑者万步炎教授致敬。”

更有人说:“要做一颗好种子,传承科技创新精神。”

透过评论区,记者仿佛能看到一粒粒“好种子”正在发芽,湖湘大地充满生机和希望。

螃蟹文底_GIF.gif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编辑:周怡琳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