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湘丨让“书架”变“货架”,省委书记为何念兹在兹?

2023-11-12 13:03:25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婷婷 编辑:刘艳芳
字号: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必须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这门功课。

11月8日,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题座谈会,了解我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助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图片

11月8日,沈晓明主持召开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题座谈会。

今年以来,沈晓明多次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展开调研,并作出重要部署。

6月,沈晓明赴国防科技大学专题调研科研成果及转化情况,听取学校对深化军地合作的意见和建议。

7月,沈晓明来到中南大学调研,强调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湘转化应用。

8月,沈晓明到湘潭大学调研,强调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产品和产业。

8月29日至30日,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构建汇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创新型省份。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其中高校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湖南大多数城市均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需要大幅提升城市能级、产业能级。要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至关重要。

“墙内开花墙外香”

科技创新的关键,不仅是产出成果,更在于用好成果。

过去,湖南高校、科研院所很多研究成果,要么“束之高阁”,要么“远走他乡”。科研与产业“两张皮”,造成科研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

据统计,2020至2022年,湖南高校“三技”(技术转让、技术合作、技术许可)合同成交额超1000万元的项目有45项、成交额14.34亿元,但其中在本地转化的项目只有21项,成交额仅3.6亿元。

2022年,长沙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6600家、6384家,实现大幅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820亿元。

图片

蓝山县经开区产业园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长沙的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为38%。

38%,这个数据显然不低。但长沙“三个1/3”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即,只有1/3的科研成果能够实现转化,能够实现转化的成果当中只有1/3落在长沙,落在长沙的成果中只有1/3能够成长为市场主体。

与同属中部省份的重庆、武汉、合肥等城市比,长沙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尤其是在“强省会”战略的深层逻辑里,长沙更需要精准科学地放大“溢出效应”,在湖南其他区域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带动全省发展,真正实现“大树底下好乘凉”。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也不是湖南独有的问题。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为60%至70%。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转什么”“怎么转”“谁来转”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掣肘。

有高峰,无高原

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把科技创新链划分为9级,1到3级是基础研究,4到6级是成果转移转化,7到9级是产业和商品。其中,从4到6级的“一跃”尤为关键。但科教成果本地转化率较低,则显露出湖南在基础研究和产业竞争力这两大环节中,还有待磨炼“关键一跃”的能力。

但事实上,作为科教大省,湖南的科创实力并不弱。

湖南拥有137所高等院校,14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1175.3亿元,全国排名第9;湖南省区域创新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8……这足以证明湖南发力源头创新自有其底气。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近3年,湖南增选两院院士5人,在湘两院院士达43人,国家级高层次科技人才突破800人。全省19人获评国家杰青、51人获评国家优青,其中2023年获评国家杰青8人,创历年新高。

而在省会长沙,普通高校数量、双一流高校数量均排在全国前列,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58所高等院校,以及99家独立科研机构和2300多家各类创新平台提供的科教资源、智力资源支撑。今年,长沙明确将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全力以赴把科研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图片

湘江实验室

综上,在众多优势的叠加下,湖南的差距到底又在哪?

目前,同处于中部腹地的湖北、安徽、四川等省均实现了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双突破”,而湖南尚处空白。

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需要正确处理好产业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关系。当前,湖南高校布局和学科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三高四新”要求,一方面同类型的学校很多,容易形成重复建设甚至恶性竞争;另一方面,有的产业尤其是重点发展的产业,没有相应的学科体系支撑。

但,也不是没有成功的优秀范例。

近年来,激发高校科研人员领办、协办了中创空天、麒麟信安、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等一批高科技企业,有力支撑了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信创、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高校为湖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项目,让其成功切入多个新兴产业赛道。

诚然,“科技创新”是湖南发展之路中始终绕不过的话题。当前,湖南正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也更加强烈,更需要通过产学研结合来凝聚创新力。

科技成果转化,湖南如何加速?

湖南科教资源丰富,要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在成果转化上主动作为,要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向“货架”,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这势必是湖南着力要解决的一道题。

在11月8日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题座谈会,沈晓明指出——

着力解决“不能转”的难题,关键是优化创新成果形成机制;着力解决“不敢转”的难题,关键是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着力解决“不愿转”的难题,关键是健全成果转化考核评价机制。

为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堵点难点,湖南一直努力打通一条“高速路”。

近三年,湖南省级层面颁布2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在省属高校部署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权改革试点,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热情。针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难题,湖南出台政策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股权和分红激励,并在全国率先支持以专利使用权出资注册公司。

图片

丰收始于耕耘。

湖南省内转化持续提升,近三年,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从14.46亿元增长到29.21亿元,年均增速42.1%,在湘转化占比上升到49.47%。

诚然,科技成果转化的闭环还涉及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众多要素,这些战略科技力量,“力”从何来?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整合资源、集中优势的“大兵团作战”。湖南正加快推进“四大实验室”“四大科技设施”建设,搭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成果转化公共平台建设,加快培育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强化科技金融支撑。

湖南以五大标志性工程立标打样,明确实施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建设湘江科学城、“4+4科创工程”、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五大科技创新高地标志性工程,形成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布局。

怎样利用好省内有限的高校资源,发挥出高校和省会双向赋能的效应,这也是当下湖南许多地市共同思考的问题。

2023年3月,常德津市(长沙)飞地孵化器在长沙矿冶院麓山科创园启动建设,依托中南大学、长沙矿冶院的优质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而在此之前,湖南一些地市早已在长沙“落子”。2021年4月,株洲携手国防科技大学在长沙打造了“株洲高新区离岸孵化器”,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各类高科技项目及“卡脖子”工程,通过项目孵化、产业导入、项目投融资、资本市场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2022年8月,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湘阴)中心揭牌,创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

将高校的学科发展规划匹配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破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难题,这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湖南一直在不停地加速“奔跑”,奋力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加速转变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