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小伙“守护”乡村 网络走红凸显传统文化价值

2023-11-25 16:58:34 新华社 编辑:翁子茜
字号:

湘西夜雨,幽静朦胧。湖南湘西古丈县的大山深处,90后返乡青年向清标连熬两个通宵,完成了古法徽墨制作短视频的剪辑。

作品发布后,他没想到5分多钟的视频会有超过3.9亿浏览量,更没想到在之后的几个月内,自己主导的非遗手工自媒体团队“山白”会在全网收获超过800万粉丝,其中在抖音平台,20余个短视频吸粉就达到600余万。

今年4月,“山白”团队在抖音平台发布了第一条内容——传统竹锅刷制作,展示了从取竹、刨木、脱脂到浸泡的全过程。之后,他们又陆续发布了其他传统手工艺视频,整体不温不火。

“直到7月古法徽墨的视频爆火,我们的粉丝数量迅速上涨。”妻子龙玲玲主管账号运营,她回忆那段时间连吃饭都盯着手机屏幕,“专注于非遗题材,感觉这条路子走对了。”

向清标(左)和侄子向宏俊。(受访者供图)

没有引入投资方,团队的日常开销来自这对新婚夫妻的彩礼和嫁妆,因为各自忙工作,拍摄断断续续,徽墨的视频素材在电脑里“躺”了一年。然而,就是这样“半路出家”的团队,历经周折,成就了一炮而红的“流量井喷”。

“我们的视频风格简约质朴,就是在自家院子周围取景拍摄。”向清标说,古丈县地处武陵山深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在此。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极大地丰富了向清标的创作源泉。“除了犬吠鸡鸣、风吹稻浪,村里没有多余的噪音,是天然的创作地点,取材于自然,贴近农村,很多粉丝反馈说,简洁宁静的长视频给都市人一种治愈的力量,满足了他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山白”不是第一个用古法制作徽墨的达人,但“山白”的古法徽墨视频获赞数较高,其打动人心的关键在于对中国传统技艺和非遗文化的浪漫展示,一批以复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网络博主,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山白”团队的作品着眼于还原传统古法技艺,比如徽墨、八宝印泥、毛笔、竹纸等文房用具,胭脂、香水、散粉等化妆品,以及筷子、马儿板凳、竹锅刷等生活用品。

“作品不能图快,因为古法技艺里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古籍中的记载时常晦涩而笼统,向清标就多买了几本书查找比对,书架上光《天工开物》就有4个不同版本。他说,“最常翻的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有些细节要去更专业的文献中找寻,对照前人的制作工序来还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新媒体平台为非遗传承人、艺术家搭建起线上舞台,让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和技艺得以走出现实中狭窄的一方天地,通过互联网走到大众中间。

在14.3万人口的古丈县,除了“山白”,还有返乡“新农人”彭南科、“腊肉小王子”等一批自媒体人,这些“乡村守护人”宣传推荐家乡的自然美景和风土人情、传承非遗技艺、记录乡愁生活,让山城的人文风景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

古丈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粟丽波表示,近年来,古丈县“生长”出了一大批“乡村守护人”,他们扎根基层沃土、深耕传统技艺,立足本地资源特色、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既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又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生动展示。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建议,鼓励非遗从业者利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展示当地非遗技艺、工艺品,配合举办沉浸感的线下文化活动,让小众非遗走入年轻人的视野。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