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新青年⑨丨浏阳乡村斫琴师:上百道工序制琴,传承千年古音

2023-11-06 17:00:16 红网
作者:吴思静 李丹 赖暘 编辑:陈纲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11月6日讯(记者 吴思静 视频 李丹 赖暘)面板有弧,底板平直,象征天圆地方;一端较高,代表高山,中间弦长,象征流水。古琴的基本设计,融合了几千年中国人崇尚自然、融入自然的审美追求。古琴,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有数千年历史。文人以古琴修身养性,在浏阳青年刘辉武心里,斫琴也是修行。

微信图片_20231106161251.jpg

刘辉武制作的古琴。

“古琴制式有50余种,现今常见的20余种,我制作的是仲尼式。面板上所有的线条、弧度,都是我们用刨子、铲子、锉刀一点点打磨出来的。用天然石色大漆工艺制作的古琴要上40多遍大漆,每上一道漆就要把琴放进荫房等至少半个月才能上第二道漆,上漆后再晾干。‘轻、松、脆、滑’方为良材,对古琴而言,材质对音色起着关键的作用。古琴面板选材多为杉木或桐木,因为它们传声性能好,有利于均匀地传播高频声音而不改变音调。底板用梓木,因为它质地偏硬,但又能参与声音的振动,让琴声不漂浮,直抵人心。”在斫琴室里,刘辉武不由自主地向记者详细介绍了选材、刨制外形、挖琴腹、合琴、裹麻布、上灰胎、上漆等各种过程。

微信图片_20231106160724.jpg

琴身刻有“浏阳刘辉武造” 。

微信图片_20231106160728.jpg

挖槽腹。

刘辉武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一家博物馆工作。2012年,他出差到杭州,因为一场在博物馆演绎的琴事,从未摸过琴的刘辉武便爱上了这安静悠远的古琴。于是,他选择辞职,在杭州边工作边习琴。五年后,拜于斫琴师郑磊门下专门学习斫琴。自此,习琴、斫琴便成了他生活的重心。

2019年,刘辉武回到老家浏阳市杨花村专心制作斫琴。四年后,这个小山村里,古琴之声绕山绕水,意味悠长。木材选好,至少先晾一年;137道工艺全部是手工,这个制作过程至少又得两年。上百道工艺考验斫琴师木工、雕刻、漆器制作技艺,也考验斫琴师音乐视听力、乐感、文化素养、艺术修为与审美能力。“每张古琴制作完工后,刘辉武感觉是一种自我的超越感。“我在不断学习也在不断地挑战自己。”刘辉武制作的古琴大多是卖给作家和老师,“一张古琴的定价一般是数万元。”

来源:红网

编辑:陈纲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