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林业金融持续创新——引真金白银 护绿水青山

2023-12-17 08:58:17 湖南日报 编辑:李意一
字号:

中国“森林覆盖率前十”地区,湖南居其一。林地与省内千万林农生计息息相关,但投入不足长期困扰林业经济发展。如何“破题”?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我省林业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12月15日,省林业基金站发布消息,截至11月底,全省“林银合作”贷款余额达到124亿元,森林保险保费超过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逾20亿元,在缓解林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生态产品价值变现难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果。

不砍树,怎么富?

多条路径创新实现林权价值

怀化市沅陵县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居全省第一,林农及林业企业贷款需求尤为旺盛。

省林业基金站负责人谭浩告诉记者,该县在全省带头展开公益林、天保林收益权质押贷款探索,形成“惠林贷”业务,目前已发放3笔质押贷款。

齐眉界国有林场从中受益良多。“和别的行业不同,我们手里只有山上长着的‘活资产’,传统上很难用作有效抵质押物。有了‘惠林贷’,林场顺利拿到300万元贷款,扩大再生产才有底气。”前不久,林场负责人带领药材企业考察人员实地察看了林场的药材种植基地,双方有意合作开发中草药单方验方制剂和药食同源产品。

有了充足资金投入,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和管护水平显著提升。在草木凋零的严冬,林下成千上万亩黄柏、黄精仍然一片生机。

既要守护绿水青山,又要让林业发展、林农发家致富,林权价值“变现”成为我省发展林业金融的重要切入点和增长点。

自2021年起,会同县吸引农商银行参与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近三年新发放贷款316笔,贷款金额3.3亿元,是过去9年林业贷款总额的100余倍;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尝试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流转平台优化整合、绿色金融产品开发三管齐下,推动茯苓、杨梅、南竹三大特色林业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

定心丸,谁来给?

2022年投保森林面积超1.3亿亩

“林业经济,讲究天时地利。”省林业经济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干旱、洪涝、冰冻、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破坏,都会对林业经济造成损失,林农、林企无力独自承担。

“近年来,省林业部门将森林保险作为发展林业经济的‘定心丸’。”谭浩介绍,2022年,省林业局下达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40万元,分别补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株洲炎陵县及张家界武陵源区、慈利县等多地开展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试点,由市州、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协调致害补偿勘损、纠纷调处等工作。

油茶保险也在加快铺开。省林业局鼓励油茶种植重点地区开展油茶自然灾害保险、油茶收入保险等特色保险试点,按保费规模的10%给予承保公司补贴。

全省一级古树和名木实现“保险全覆盖”,抢救复壮有了可靠资金来源。

据统计,2022年,我省投保森林13162.93万亩,保费20848.28万元。年内赔款1.32亿元,理赔面积69.05万亩。

浏阳市是重点林区,林地面积超过500万亩。近年全市林农、林企累计得到森林保险赔付1240万元,有力增强了投资林业的信心。

资金池,如何扩?

中央基建资金与林业金融产品同发力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对木材的需求。大力发展国家储备林,正是保障木材需求的重要举措。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系统性林业工程,不能仅靠财政补贴营造林来建设,要更多地发挥市场作用。”谭浩表示,借鉴外省成功经验,我省实施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统筹推进、共建共享。

省林业部门每年争取中央基建资金稳定在6000万元以上,作为资本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国家储备林建设,激发经营主体积极性。同时,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南省分行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定期向商业银行推送融资需求清单,以便银行推出符合林业特色的金融产品。10月12日,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审批通过我省首笔国储林项目贷款,慈利县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获得4.5亿元融资。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省共有7个国家储备林项目通过专家论证,规划建设面积58万亩,需贷款36.2亿元,目前已获得授信12.5亿元,祁阳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及张家界市等一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