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杨抒怀 实习生吴娟梅 制图 彭婧 湘西报道
2023年5月18日,是刘彦奇一个忘不了的日子。
这天,他多了一个身份,省教育厅驻尖岩村工作队队长;多了一个家乡,湘西龙山县兴隆街道尖岩村,成为村里的第一书记。
2021年,省教育厅派出工作队进驻该村开展帮扶工作。2年里,尖岩村实现基础设施从无到有、公共服务设施从弱到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0元到80余万元,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跑好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棒”。
5月18日,刘彦奇等人接过省教育厅驻村接力棒,接下来的2年多如何干?
刘彦奇总结了三个字——特、亮、强。“在前一轮帮扶的良好基础上,一张蓝图绘到底,并向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推进,把尖岩村打造成为示范村,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尖岩村风貌。
特:树品牌 推出“崇文尖岩”
从10万到28万,收入翻了近三番,今年,尖岩村村民马超尝到了品牌的甜头。“这都要感谢工作队。”
打造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乡村品牌,是刘彦奇等人来村里做的第一件大事。
在刘彦奇看来,乡村品牌的打造,对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形象的提升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那在尖岩村打造什么品牌?
“省教育厅作为文化教育行业的主管部门,从文化教育方面帮扶更有力度和特色。乡村文化,也是乡村品牌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工作队围绕一个“文”字发力,打造“崇文尖岩”品牌。
他们开始实施“文”创尖岩计划:以“文”弘业、以“文”化人、以“文”培元、以“文”美村、以“文”铸魂,以此助力村庄全面振兴。
马超的月饼作坊,成为了“崇文尖岩”品牌的第一批成功实践。
月饼作坊里,马超细数着工作队提供的帮助,“刘队长帮忙找人给月饼做包装设计,工作队彭浩老师带我去优秀的月饼作坊学习经验,帮忙对接联系高质量的原材料,月饼做出来之后又帮忙对接销售……”
以前马超月饼的销售就在县内,主要群体就是当地老百姓。品牌有了,质量更高了,他做的月饼摆上超市,卖到了更远的地方。
“以前一个月饼季,最多卖10万,今年我卖出了28万。”说起这笔经济账,马超打心眼的高兴。
不止是月饼,刘彦奇也在计划着,将村里的鸡蛋、脐橙、火龙果、草莓等产业,加入品牌赋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兴一批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此外,准备在每个村小组建“崇文”景观亭,打造“崇文尖岩”旅游名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带动当地就业机会。
村内铺上了沥青路。
亮:抓治理 打造“明星村庄”
12月,刘彦奇把它命名为“丰收月”。
这一个月,尖岩村获得了多块金字招牌。
12月5日,2023年度州级同心美丽乡村示范点公示,尖岩村名列其中。
12月5日,第二批“湘西自治州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公示,尖岩村榜上有名。
12月8日,湘西州2023年度“平安村(社区)”“平安网格”名单的公示,尖岩村再次入选……
尖岩村乡村振兴墙绘。
尖岩村凭什么?尖岩村村民72岁的刘玉南大姐有她的答案。
“我们现在生活可享福了。”刘玉南时髦地刷着直播,说着村里的变化。
这3年,她见证着村里美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房子上画了画美得很,村部建起来了,沥青路铺上了,来村里的参观旅游的人也有了,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
尖岩村党支部书记李兵也有他的答案。
工作队来了之后,和村支两委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推出“我的事情我做主”基层治理模式。以实施“美丽屋场”“美丽民宿”“美丽村庄”等项目建设为契机,激活村庄的凝聚力。
如今,“村里的事情村民说了算”“村里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成为尖岩村村民挂在嘴边的话。心齐了,村里自然发展的更快。
接下来,刘彦奇将带着工作队继续抓治理、促发展,制定《尖岩村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尖岩村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尖岩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让乡村振兴工作成为全村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我们的目标是捧回更多的金字招牌,把尖岩村打造成‘明星村庄’。”刘彦奇说。
强:重培训 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刘队长,我提前报个名,月嫂培训我想参加。”12月15日一大早,村民傅倩来到村部,径直走到工作队办公室。
驻村半年多来,工作队队员刘彦奇、彭浩、劳欣哲等人遍走了村庄,走访了10个村小组的村民,还到县外3个村庄、县内8个村庄,考察学习先进经验,逐步了解乡村振兴的经验和做法。
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听到了妇女就业的需求。
为此,工作队协调岳阳职业院校,近期将在龙山职中组织一期约30人的月嫂培训,帮助村民考取月嫂从业资格证。
傅倩听到消息,便来村部主动报名,想成为第一批参加培训的人。
刘彦奇和农户沟通今年的脐橙产量、销路。
“强”也是工作队努力的重点,方向放在了培训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培训一批村干部,培训好带头人,李兵就曾多次选派到各大高校、省内外先进地区学习业务知识。
培育“田秀才”,邀请农业专家,给致富带头人和农民培训,针对育种、施肥,如何规避农业风险等方面。
培养“农民大学生”。协调开放大学,帮助村民提升学历层次。实施定向人才计划,全力支持初、高中毕业生选报定向计划,着力培养一支能够胜任乡村振兴工作的本土化人才。
“接下来,工作队将继续发挥教育系统的优势,在培训村民技能和提升村民学历上发力。”刘彦奇表示,要为尖岩村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