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的风光美景。
红网时刻6月12日讯(记者 刘志雄 陈杰 通讯员 葛瀚强 江王洋 张国雄 王玮 鲁路远 钟鑫)西沙的美丽让人心醉。天空碧蓝、沙滩柔软、海水五彩斑斓、小岛郁郁葱葱。美丽的西沙还有群可爱的人,他们种草种树捡垃圾、救鸟救龟护美景,能把沙洲变绿洲。
西沙的风光美景。
在西沙群岛,每个上岛驻守的士兵,都要至少种下一棵树,一棵棵树在岛上成林,谓之“扎根林”。
李红
李红驻守西沙20余年,种了400多棵树,椰子树、羊角树、冬青树等,还有很多野菊花和紫罗兰。据说是岛上种树最多的兵。
20多年前,李红刚上岛时,杂草丛生,如今,岛上除了房子就是树。椰子树下,李红还琢磨着种草皮,还种了盆景。
“空了一块地,就要绿一块地。”2013年有次台风,刮完岛上秃了一片,但岛上发芽快,在李红和战友们的努力下,一个月后,那一片又绿了回来。
“岛上今天的环境来之不易,我们现在喝的椰子水,来自八、九年前战友种下的椰子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李红说,树多了,既能保护营地,也让环境更美,很有成就感。
战士叶鹏
湘潭伢子叶鹏则是东岛找军医最频繁的那个。“基本都是为了鸟,每个月都要救几只。”叶鹏说,东岛经常会有鸟受伤,战友们看到了就会抱去找军医。东岛是著名鸟岛,常年活跃着近10万只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鲣鸟,是我国红脚鲣鸟唯一的栖息地。
除了救鸟,还有海龟。2022年叶鹏救了只海龟,发现那只海龟时,深深勒进去的渔线几乎把海龟脚给割断。消毒、缝合,经叶鹏和战友们前后一个月的照顾,海龟才康复回到大海。
琛航岛张启来
琛航岛是西沙最先实现日常垃圾分类处理的岛。琛航岛守备部队干部张启来在岛上待了10年,不遗余力地向战友们介绍垃圾分类的做法和好处。
“琛航岛海岸线长,受海浪影响大,冲上岛的海洋垃圾多,必须想办法保护岛屿环境。”张启来说,为了解决岛上垃圾,他尝试探索垃圾分类处理,易腐烂的就晒干作肥料,可降解的就本岛掩埋,其他岛上处理不了的,就分类转运到海南岛。
休息期间,很多战士会自发结伴到海边清理垃圾。
垃圾分类后,环境改善的好处显而易见。“干净了,看着舒服了,没想到的是,岛上的地也变肥沃了。”张启来说。
战士钟英琪
如今,西沙各个岛都有固定的“爱岛日”,驻岛官兵们集中清理随潮水飘来的沙滩垃圾。“这几年变化格外大。”守岛6年的战士钟英琪说,站在珊瑚岛边就能看到海底五颜六色的珊瑚,经过一代又一代官兵努力种树,本是一片白沙的岛屿绿化覆盖越来越高。
战士李孝龙
在西沙最南边的中建岛,相比于西沙其他小岛,自然条件更恶劣,是出了名的火岛、风岛、沙岛。“一到涨大潮,岛上除了营地,全是海水。”守岛10年的战士李孝龙感慨,岛上种东西太难了,一铲子下去就能看到海水。然而,在这样的岛上,有全国各地的战士背过来的“家乡土”。
中建岛的滩头上,有一面巨幅党旗和国旗,以及“祖国万岁”“党徽永耀”8个大字。大海的蓝、沙滩的白、旗帜的红交相映衬,自然的和谐与朴素的情感交织生辉。而这幅画卷就是官兵们用岛上特有的植物——海马草种出来的。
何秉公
“种树种草,要因地制宜,在西沙,更要讲究方法科学。”西沙守备部队负责环保工作的助理员何秉公是生物技术专业出身,立志要让西沙的生态环保工作更加科学有效。“过去种树讲究数量,现在要讲成活率。”
女兵韦映璐
因为西沙太美,原本只想在服役两年就回老家的女兵韦映璐在岛上守了10年。除了日常训练,韦映璐还担任岛上海洋博物馆的解说员,为游客们介绍西沙的动植物。
西沙的风光美景。
韦映璐现在依然不想下岛。“这里太美了,舍不得。”韦映璐说,坐船离开永兴岛时,能清楚地看到周围的海底,看到小鱼在珊瑚间畅游。
相关报道:
美丽的西沙①丨守护蔚蓝与翠绿,西沙守备部队在深海大洋书写生态答卷
美丽的西沙②丨金银岛李红:种400多棵椰子树,不让岛上留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