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老街区丨东安广利桥:广济众人 万民称便

2024-06-21 16:53:14 红网
作者:左伊杨 编辑:王杨
字号:

编者按:永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郡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有3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历史文化街区,其中古建筑、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有24处,是永州深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2024年6月,永州市委宣传部组织省市县三级媒体记者对全市部分代表性古建筑老街区开展行进式采访,集中推出“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老街区”系列报道,探寻其在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文化基因、塑造城市风貌、厚植精神园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讲述城市更新过程中这些古建筑老街区寻找新动能、焕发新活力的故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左伊杨 永州报道

1.jpg

畅游山水间,行走碧波畔,成群结队的鸭子在身旁游曳,与流水一起欢快地奔赴,微风穿花拂枝,携来远处游人的笑语,还有青草和花木的馨香。和煦阳光下,潺潺印水上,一座古桥一如既往地静默着,青砖黛瓦流转浮光,点缀行人眼眸,它的周围,天地山野,亘古如常。

此桥名为广利桥,取“广济众人,万民称便”之意,又叫廊桥、花桥,相传为本地文氏兄弟石昌、石宝所建。他们曾先后在印水河上建桥三座,独广利桥最美、最好、最奇。

2.jpg

这座清乾隆38年(1773)修建、光绪二十年(1876)重修的古桥,以青石为基,岁月生韵。它顺着流水淌过那些或平安繁华、或战火纷飞的岁月,自历史长道上跋涉百年而来,得以触及今人的足印。桥面上过路人携来的每一粒尘,都是它在行经岁月时披袭的风霜,是旅途的见证。

广利桥是一座三拱木结构的廊桥,青石为基,全长36.8米,高7米,宽4.5米,东西走向。桥身三拱,拱高6米,石料砌成,拱脚落水处薄至0.33米,迎水处做成凸出的尖钩状,有如“金鸡脚”;桥面过道两侧用青石条砌成,中间填土,俗称“豆腐腰”,故有“金鸡脚、豆腐腰”之誉,起到减轻洪水冲击强度和桥身承载负荷的作用。自东沿17级石阶而上,石阶中镶嵌有九只石刻金蟾,俗称“九只金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金蟾是长寿瑞兽,代表富贵,亦是吉祥、平安的象征。当地百姓视蟾蜍(青蛙)为捕捉稻田害虫的高手,农业的保护神。

广利桥与侗族风雨桥类似,所不同的是侗族风雨桥采用木墩或石墩,桥面用杉木建造,而广利桥却是在石拱桥上面建重檐长廊和阁亭,结构更为坚实。它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东安地方文化和湘西侗族文化,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结晶,其“金鸡脚、豆腐腰”的营造技法更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体现。

1983年2月,广利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广利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广利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申报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造广利桥的文氏兄弟赋予它生命,而时间赋予它灵魂。桥洞中穿过的每一息风,都是它悠远绵长的呼吸;石砖每一道微小的缝隙,都是它的血管脉络;桥上的每一根木柱,都是它屹立千年的风骨。

人们走过广利桥,不仅仅是走过一座桥梁,更是走过一段人生。他人的,还有自己的。

千百年来世殊时易,未来,一条条更便利的路会出现,河流会改道,山川会挪移,村庄会变成城市,行经此地的人换了又换,广利桥也会老去,时光的洪流会冲碎瓦柱、摧垮青石,将它变成历史长河里微小的尘芥。

广利桥的形或许会消失,但“广济众人,万民称便”的魂却不会,它不会弃世,只是走出了时间,其所载的历史文脉将在一代又一代人心底生出枝枝蔓蔓,与新时代赋予的新动能、新活力交缠生长,终根深叶茂、翠色苍苍,最后枯枝逝去,又生新芽,绵延不绝。广利桥将以这样的方式抵达遥远的未来,在漫漫光阴里继续讲述它的故事。

(素材支持 东安县委宣传部)

相关链接:

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老街区丨宁远云龙坊与王氏虚堂:精巧华丽的湘南地方建筑工艺代表

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老街区丨零陵文武双庙:石雕艺术展现古代人文辉煌

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老街区丨零陵柳子街:一庙一街延续文脉焕发新的生机

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老街区丨双牌岁圆楼:深山古村中的“国保”

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老街区丨道县濂溪故里:理学鼻祖诞生地

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老街区丨江永上甘棠村:史学界的“千年古村”

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老街区丨江华宝镜何家大院:瑶山建筑中的艺术宝库

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老街区丨宁远文庙:文星璀璨 庙藏瑰宝

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老街区丨新田龙家大院:古村历史悠 楹联传家风

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老街区丨祁阳龙溪李家大院:木雕窗花映射的宗族文化

来源:红网

编辑:王杨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