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与时光对话——长沙高校毕业设计中的非遗”作品展在长沙非遗馆开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展出的作品。
红网时刻新闻7月19日讯(记者 胡邦建 通讯员 曾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毕业季来临,当高校学子的毕业作品和非遗相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不妨来长沙非遗馆,感受一场文化韵味与青春活力兼具的盛宴。
7月19日,“与时光对话——长沙高校毕业设计中的非遗”作品展在长沙非遗馆开幕。此次展览联合9所在长高校,征集艺术、设计类毕业生以非遗为主题的作品40件,展示了学生们以青春视角、用年轻态度,将所学专业与湖湘传统文化融合,创作出的可观赏、可聆听、可触摸、可体验的创新尝试。
展览主要分为“湘遇”“拾遗”“新艺”三个部分。“湘遇”板块呈现的是高校毕业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创作蓝本,通过寻找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法,与湘绣、傩文化、扎染、木活字印刷术、竹编、古法造纸等传统非遗项目进行融合创新的毕业作品。“拾遗”部分主要有交互设计、数字艺术、虚拟现实、游戏开发等形式多样的毕业设计作品,在科技手段、艺术手法上呈现了不同的风格与样式,让非遗跨越时空界限,触手可达。“新艺”板块,则是着力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将古老的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技术手段相融合,为非遗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这些参展作品中不乏创新力作。特别是湘绣专业学生王文定自创出“定钉针法”,耗时567个小时创作的作品《追光》,绣出了非遗“打铁花”的精彩瞬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非遗的传承发展,不仅需要各个学科的融合赋能,更亟待年轻力量的支持参与。”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岚表示,此次展出的作品,正是年轻学子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将所学的专业与湖湘传统文化融合的映射,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了学子们求新求变的创新意识,见证了非遗的焕然新生。
今年暑假,长沙非遗馆人气火爆,全国各地的游客进馆参观游览每日过万人。走进长沙非遗馆,游客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作品对视的瞬间仿佛能听到与时光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