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智·青春志丨叶波:深耕教材研究 推动中国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

2024-08-28 14:44:09 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廖轩仪
字号:

编者按: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为调动青年社科人才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和激情,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壮大湖南优秀社科人才队伍,湖南红网联合湖南省社科联即日起推出《湖南智·青春志》新闻报道。

湖南首批“湘江青年社科人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叶波教授。.jpg

湖南首批“湘江青年社科人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叶波教授。

【人才档案】

叶波,男,1984年生,教育学博士(课程与教学论),教授。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国课程思想史、课程基本理论。担任过中学语文教师、教育局局长助理(挂)、乡村中小学校长等。系首批“湘江青年社科人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湖南师范大学“世承人才”计划人选。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汪衡 长沙报道

“教材学研究的是什么?”

“不是教材学,而是教材研究,我主要是教科书构建与开发的理论研究,不直接从事教材的编订。”

8月16日,红网时刻记者在湖南师范大学采访时,教育科学学院叶波教授向记者介绍了他的研究课题——构建中国教材知识体系的本土经验,并计划在此基础上,以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为基础,构建中国课程理论。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教材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知识传递的重任。

叶波教授认为,面对信息时代的知识形态、知识增长,教材编写中的知识选择与组织问题、教材使用中知识如何转化为学生的能力、素质或素养等是教材实践中的基本问题。所以教科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媒介。

“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 叶波教授认为,发展中国教材知识观念,探寻适切于中国人生命成长的方式,不仅能为中国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提供新思路,也能为世界范围内知识与价值的转化问题、未来与历史的关系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叶波教授在对中国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行本土化探索时指出,中国的教育体系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这些因素在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回望传统,通过扎实的历史研究,增强教材理论建设的文化自信;又要立足当下,沟通古今中西,使教材学的理论能够指向未来社会发展要求。

叶波教授通过对国内外教材的比较研究,分析了中国教材在内容设置、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本土经验的教材建设理念。

《教育学的边界与中国教育学的构建》是叶波教授围绕课题而出的代表性成果之一,这一成果旨在从方法论层面说明从时间维度探索“本土经验”的世界教育学意义,为上述“本土经验”的课题及中国课程理论建构提供方法论依据。

此外,叶波教授还计划推出《乡村作为方法:现代教育空间的中国特质》,从空间维度,以乡村的谱系来探寻现代中国教育的特质,为中国课程理论建构提供理论基点。

“我们需要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教材体系和教材使用。”叶波教授强调,教科书应当反映出中国学生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感。

在叶波教授的推动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积极开展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他领导的团队通过对不同学科教材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与改进方案,旨在提高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适用性。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中,叶波教授的团队关注到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语言学习特点,提出了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课程设计理念。他们鼓励教材编写者更多地融入儿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叶波教授认为,优秀教材的编写应当吸收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因此,他经常会到中小学校去走访调查,听老师上课,听学生反馈。同时,他还与中小学校、长沙市教科院等联合展开项目研究。

叶波教授也积极探索数字化教材的开发,推动传统教材向数字化、互动化转型。他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材不仅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

尽管在教材研究及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叶波教授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教材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保证教材质量的前提下,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如何在教材中有效融入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的教材建设必须更加注重价值性、综合性、创新性。”叶波教授表示,未来的教科书不仅要具备基础知识的传授功能,更应当关注学生的素质提升,强化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功能。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