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文旅赋能。推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课题,各地区应深挖文化内核、打造特色品牌,优化服务保障,推深做实“乡村文旅融合”大文章,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
深挖文化内核,依托现有资源讲好“土故事”。从凤凰古城到龙山里耶秦简、从泸溪辰河高腔到湘西苗族鼓舞……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亦是最吸引游客、流量最大的特殊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势必要立足本土特色文化内涵,捋清乡土文化脉络,讲好地方历史文化、展现本地民风民俗。将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与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等融会贯通,推动文化、旅游、生态、农业多维融合,打造别具一格的“文旅IP”,切实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将“文化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
打造特色品牌,创新解题模式擦亮“新名片”。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打造“特色品牌”至关重要,要精准把握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抓牢品牌战略、坚持系统谋划、找准目标市场,积极探索多元融合文旅模式,常态化举办乡村旅游节、乡村美食节、乡村研学会、乡村非物质文化展演等活动,推进“文旅+生态”“文旅+购物”“文旅+研学”“文旅+活动”等文旅融合新产业,不断擦亮乡村旅游新名片,真正把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品牌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同时,注重赋能数字技术,描绘文旅产业发展新图景,充分依托“互联网+”模式,将数字技术与文旅宣传深度融合,积极对接新媒体平台,通过数字化模式广泛传播,不断扩大乡村文旅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优化服务保障,推进乡村治理种好“常青树”。从淄博烧烤到冰雪哈尔滨,再到天水麻辣烫,近年来,时有地方文旅火爆出圈,但热度过后,真正让“流量”变“留量”,让“头回客”变“回头客”的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持续做优配强服务保障。要秉持“打扫好屋子再请客”的待客之道,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与组织领导,加强统筹联动与制度保障,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乡村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能力水平。在事关游客切身体验的细微处做文章,着力提升交通出行、农家餐馆、乡村民宿等乡村文旅配套设施,全方位多层次提升文旅服务品质。同时,要不断健全文旅市场监管体系,优化文旅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做好意见收集与反馈整改,精准聚焦群众日益多元的旅游需求,提升游客旅游消费的便捷性、舒适度和体验感,实现乡村文旅一路生花、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