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韶山市以“提质聚力”工程为抓手,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域提升。
健全机制
基层基础越夯越牢
韶山坚持把健全村、社区党组织和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机制抓在平时、抓到深处,2023年2月份以来,组织开展“五看五评”村(社区)全覆盖大走访,对全市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开展“政治体检”和“机动式巡回督导”,为村级党组织和驻村工作队“把脉问诊”,并层层压实责任强化跟踪问效、抓好整改落实。
“去年由于缺乏与市场主体、专业力量的合作,我们上百亩蔬菜出现滞销风险。今年我们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通过引进专业团队,调整种植结构,带动村上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杨林乡瓦坪村根据今年大走访反馈的问题,在市、乡、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指导下,研究制定“党组织+市场主体+专业团队+村民群众”的发展模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驶入长足发展的车道。据了解,在韶山市的基层大走访中,共形成问题整改清单42张、“政治画像”300余张,推动村级党组织整改问题261个,直接促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79个,助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村均达91万元。
搭建平台
基层治理有力有效
2023年9月5日晚,韶山村村民毛某发现家门口的路灯频闪,立即在“湘潭市邻长制信息平台”上提交了这个问题。当晚,邻长接了单后,及时联系村上修缮到位并将办理结果拍照上传至小程序进行了反馈,方便了周边群众夜间出行。“有问题找邻长,邻长是我们的贴心人,真正把问题解决了,老百姓都非常高兴!”村民毛某说道。
2023年以来,韶山市积极推进“湘潭市邻长制信息平台”试点工作,助推“片长、组长、邻长”组织体系建设走深走实,突出“畅通渠道、简便流程、务实好用”,坚持“不安装APP、不设置密码、不进行实名认证”,只需在平台提供“图片、语音、视频、文字”等反馈方式,并设置有“实名提交+匿名提交”双项选择,让群众真正实现“微信扫一扫、问题即提交、意见全反馈、心中无顾虑”。自平台上线以来,通过推行“群众点单、邻长接单、部门联动、问题闭环”的工作机制,推出多维度“激励套餐”,协调相关单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18个,其中矛盾纠纷78件、人居环境问题66件、基础设施完善问题103件。就这样,一个便民小程序,让民情搭上信息化“快车道”,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服务“零距离”。
做实载体
赋能发展落地落实
“今年以来,集团全力推动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我也将韶山市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项目作为党组织书记领办的重点项目靠前抓、深入抓,坚持日调度、周督导,组织发动10余名集团党员骨干冲在项目建设一线,在12月初全面竣工投入使用,整个项目实现年度内立项、建设、竣工、投产,为我市红色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了动能。”
2023年初,韶山市部署实施提质聚力•党组织书记“三领”工程,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领办重点项目、领干民生实事、领创党建品牌,韶山市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就是党组织书记领办的68个重点项目之一。据了解,该项目是韶山“文旅兴城三年行动”的重点项目之一,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做大做强红色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总投资7.53亿元,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红色教育培训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实现了年度培训综合收入7000万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140个以上。
除了党组织书记领办重点项目,韶山市各级党组织还领干民生实事42件、领创党建品牌27个,与长沙县结对共建党建合作项目9个,在推进工作落实过程中,设置党员示范岗67个、重点项目一线设立临时党支部16个、组建党员突击队22支,向机关、村、社区以及两新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46名,有力促进了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双线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