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日,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第2个联合国湿地日。记者在2日省林业局举办的湖南省2024年“世界湿地日”现场宣传活动上获悉,近年来,全省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已建立5处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国际湿地城市,50处省级重要湿地,78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为人类提供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碳减排、减缓气候变化等多重生态服务功能,同时源源不断提供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湖南是长江中游的湿地大省,全省湿地面积2056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47%,拥有163公里黄金水道和被誉为“长江之肾”的洞庭湖。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坚持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我省先后实施了东、西、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双重”项目、“山水工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等工程项目,累计修复退化湿地9000多公顷,全省湿地生态状况显著改善。
在近几年国家林草局发布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白皮书》显示,我省洞庭湖等国际重要湿地总体生态状况良好。目前,洞庭湖及周边区域每年越冬候鸟稳定在30至40万只,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岳阳市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观鸟之都”称号。
“地球之肾”需要“多方共护”。活动现场,来自长沙明德麓谷等学校的小学生代表上台,共同宣读《湿地保护倡议书》,呼吁全社会呵护湿地、保护湿地、爱护湿地。小朋友们还通过自然笔记的方式记录和展示湿地的美丽和魅力,鼓励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湿地的保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