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湘西,你会想到什么?
是沈从文笔下静谧的边城吗?清晨,依水而建的吊脚楼下,碧绿河水上泛着一片孤舟,撑舟的老爷爷一声声叫卖着豆腐,给人恍如隔世的感觉。
还是电影里的“赶尸”和“巫蛊”?山人穿梭在翠微山林间,让客死异乡的家人落叶归根,守护最后的温情。
淳朴、善良、好客……或许你有更多关于湘西以及湘西人的名片,但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总结,那一定是:神秘。
所以今天介绍的宝物也和这词相关。
仅重19克,它起源古早的西亚
冒着小雨,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吉首市湘西高新区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以下简称湘西州博物馆)。
鲜艳的服装首饰、欢庆的节日、苗族和土家族的男婚女嫁、湘西人的生产和食居之俗……和其他博物馆的恢宏大气不同,湘西州博物馆给人一种被少数民族特色浸染的独有韵味,走进博物馆能感受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战国四眼玻璃珠。
战国四眼玻璃珠被安置在一个玻璃柜里,邻居是和它同时代的青铜器。相比青铜器的憨厚沉重,仅重19克的它更小家碧玉了些。
1982年9月,湘西州考古工作队在保靖县四方城战国墓葬中发掘时,发现了带着眼睛图腾保存完好的8件玻璃珠。很快,经过专家鉴定为一级文物,确定文物为战国四眼玻璃珠。
“玻璃珠的形质为环形中孔,深蓝色,半透明,珠径0.92厘米。珠上有四处稍微凸起的乳钉状装饰,间有白色圆圈纹,蓝色珠面还间有白色小点装饰,呈波浪状,精巧美观,形如一只蜻蜓眼,所以也叫‘蜻蜓眼’玻璃珠,古称琉璃珠。”讲解员谭子怡介绍,战国四眼玻璃珠常做湘西先民衣服的装饰品,为的是增加衣服美观度。
湘西州博物馆馆长唐宏吉介绍,“蜻蜓眼”玻璃珠其实发源于西亚,当地人崇尚“眼睛文化”,相信眼睛能够避邪,故制造出眼睛纹的玻璃珠。春秋时期通过贸易传入我国后在楚地被发扬光大。
△保存完好的8件战国四眼玻璃珠。
当时的湘西刚好在楚国境内,当地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信仰,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为特色,带着眼睛图腾的蜻蜓眼玻璃珠成为当地“硬货”。
而楚国王公贵族对蜻蜓眼珠的喜爱和应用达到了极致。通过高超的打磨技艺,蜻蜓眼玻璃珠成为人们衣服上一个小小的装饰品,还变成了各种类型的珍贵器物的装饰,甚至作为葬具的装饰,进入传统礼制的范畴。
“这么小的文物,不敢相信。”指甲盖大小的战国四眼玻璃珠常常让游客们发出这样感叹。
源于古早西亚的玻璃珠如何传入湘西的?古早的湘西先民又是怎样打造出如此精细的宝物?游客们有诸多疑问,但答案也如湘西神秘的底色,都成了未解之谜。
答案或许在千年传承的技术中
在湘西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主要生活着苗族、土家族两大少数民族。由于此前长期的交通闭塞、对外交流不顺畅,当地的原始文化和风俗被很好地保留。自然在博物馆内,也能发现和苗族、土家族息息相关的金银饰品。
离战国四眼玻璃珠不远的玻璃柜里,明镶红宝石五层菊花头金簪闪闪发光。
野菊花状的金花,层层分明,螺旋状的花柄,通长15厘米,花杆顶部呈六面体,逐渐变细变圆呈弯曲状,六面体上饰还有纹饰图案,金属光泽明显。尽管花心上嵌的红主石已经残失,但不难看出,当时的打金师傅下了一番苦功夫。也不知百年前,是哪位美人带上了这件宝物。
菊花头金簪、民国苗族银接龙帽和太平帽、现代苗族四蝴蝶佩梅花银佩饰……随着时间的演变,湘西人民对图案的信仰变成对银饰的喜爱。
在湘西的街巷,总能听到银饰师傅哐当的捶打声,一声接着一声,婉转悠扬。或许,游客们的诸多疑问,也通过一代代匠人师傅的技艺在告知着后人。
△佩戴银饰盛装出席的湘西女子。图/湘西文旅
游龙飞凤、花鸟虫鱼,湘西银饰师傅们用精湛的技艺在银饰上作画,不仅让银饰成为湘西当地人的精神信仰和寄托,也成为神秘湘西的一张亮丽名片。
走进现在的湘西,不仅可以看到壮丽的山水风光、体会到悠久的千年古镇等景观,还能感受到喧闹的苗族赶秋和热情的土家族舍巴节等民俗风情,它们相互辉映和交融,续写着神秘湘西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