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沙坪镇:人勤不负春光好,做“竹”文章致富忙

2024-03-21 17:20:28 红网常德站
作者:龙钒 编辑:胡金贵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常德3月21日讯(通讯员 龙钒)早上8点,沙坪镇兰坪村村民彭世龙像往常一样,把孩子送到学校后,骑上小电驴,十分钟不到,便来到了上班的明建竹木加工制品厂。将楠竹放上工作台、对好长度、打开机器、操作切割……彭世龙动作娴熟、有条不紊,伴随着机器运转发出的隆隆轰鸣声,不一会儿,分割好的一截截六尺左右的竹料就装满了推车。

图片1.png

明建竹木加工制品厂内摆放整齐的已购楠竹。

彭世龙是一名脱贫户,6年前,通过易地搬迁扶贫,他住进了镇上的安置小区。住所有了,寻找生活来源、养活一家人成为他搬迁安置后的当务之急。“上有老要伺候、下有小要照顾,去城里打工又不能兼顾到家里,怎么养家糊口,当时真是让我犯愁。”时任沙坪村会计的曹明建得知,和彭世龙同样情况的群众还有不少,便积极利用自己经营的竹木加工制品厂,配合全镇做好脱贫人口“企业+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帮扶工作,帮助50余位脱贫人口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一晃都在这里干了快有五六年啦,每个月能有三四千块,离家又近,方便得很,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嘞,搭帮了我们政府的就业帮扶好政策,让我们这些脱贫户把饭碗端得稳稳的!”

跟随着彭世龙的脚步,加工厂里一派忙碌的景象慢慢出现在眼前。不大的厂房划分了好几块作业区,数10台切割机、破竹机、拉丝机飞速运转,40多位工人认真地干着手头的活儿,断料、破竹、拉丝、运输……一道道工序正井然有序地开展着。

图片2.png

工人们正在剖开竹筒制作外省水产养殖篾块。

“现在我们是在制作外省水产养殖用的篾块,以前厂里都是粗加工,卖竹丝半成品。”沙坪村党总支部书记曹明建介绍道。“但年前的两场冰冻雪灾,沙坪好多竹子都不堪重负导致弯曲倒伏、翻蔸甚至竹竿劈裂、折断,这样的竹子基本存活不了,也难卖,价格还特别低。为了解决楠竹滞销的问题,我们想到了自己加工制作水产养殖篾块的办法,以每吨高出市场价30-50元的价格收购竹农的楠竹,刚好可以消耗这类受灾楠竹存量。”

图片3.png

流水线上的工人们熟练地将竹片放入拉丝机。

沙坪镇位于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典型的山区乡镇、林业大镇,24万余亩竹林资源占到全县楠竹总量的38%,拥有立竹0.43亿根,年产出原竹近480万根,是全县楠竹主产区之一。如何做好楠竹产业这篇大文章,将这里的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干在实处、干出实效,近些年,沙坪镇一直在思考、不断在探索。

乡村振兴的浪潮下,彭世龙所在的明建竹木加工制品厂闯出了“村企合作”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由沙坪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入股60万元,进一步新建厂房、扩大规模、带动就业。通过“村企合作”,厂子摇身一变,从之前的“小作坊”变成了规模化生产的加工厂,此前较为饱和的楠竹资源也基本得到了消化。沙坪村集体不承担任何经营性风险,每年取得固定分红40000元,用来进行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乡村振兴和村集体经济扩大再生产,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目前,沙坪村集体非经营性资产达177.96万元,村民的年均经济收入增长超过了7%。通过村企合作激起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村集体经济更强了、加工厂规模更大了、村民的钱袋子也更鼓了。

图片4.png

村企合作激发楠竹产业振兴活力,工人生产热火朝天。

楠竹“敲开”致富门,因“竹”受益的,还有沙坪镇十里八村的乡邻远亲。

“去年,我们村支两委在未争取到上级项目资金的艰难条件下,采用自筹自建的方式,村集体入股分的红,再加上乡贤和老百姓等多方合力,筹集到了资金120多万元,硬化了匡家坪和捉儿坳两条组级公路。别看这两段路只有短短的3.7公里,沿途却山高路险、弯急坡陡,道路的硬化极大方便了深山里3000多名群众的出行,串起的旅游环线也打通了外界通往绿水青山的‘最后一公里’。”说起入股竹木制品厂分红办的民生实事,曹明建的脸上洋溢着自豪。

截至目前,沙坪镇共有作坊式竹制品加工厂12家,竹炭厂3家,造纸原料厂2家,年产值6000多万元,年均购买农户楠竹700万根,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平时雇佣群众在厂做工、开辟和维护林道、砍伐和运输竹料、楠竹低改等,让大兴社区、竹山村等周边十几个村3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有班上,500多名竹农通过种植、销售楠竹有了稳定收入,直接惠及600余户农户,切实将楠竹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以前烂在山上只能当柴火烧的楠竹现今变成了能生钱的宝贝,老百姓们都觉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万亩竹林不仅成为了最美的风景线,更是成为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动力引擎,一幅生态美、产业兴和农民富的和美新画卷正在沙坪徐徐展开。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