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 这是20世纪50年代人民作家周立波在小说《山乡巨变》中写下的美好愿景。在《山乡巨变》里,周立波描述的家园叫清溪乡,这是他梦想中能成为花园的地方,而他当年写作的屋子外还真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流,不知道他的灵感是否源于此?
由中国作家协会、广电总局宣传司、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省作家协会支持,中国作家网合作,芒果TV出品的6集纪录片《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今天(4月10日)10:00在芒果TV,19:30在湖南卫视播出第三集《小溪清清映青山》,本集将沿着一条周立波笔下的清澈小溪,讲述清溪村十余年产业转型的历史蝶变。
掘金采矿过度污染造成生态伤痕,湖南嗲嗲从黄金矿工变环保达人
六十九年前,作家周立波乘一叶扁舟逆流而归,回到湖南益阳谢林港镇,这里是他的精神故土,也是日后《山乡巨变》中“清溪乡”的原型。彼时,清澈的溪流蜿蜒穿过青翠的山峦,勾勒出一幅田园诗画。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场突如其来的挖金热潮,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与和谐。
灰色矿石中隐藏的黄金消息像野火般迅速传播开来,渴望致富的村民们纷纷加入淘金大军,包括清溪村的第一批“万元户”村民邓春生。“新化的安化的,有的甚至还是四川的云南的(人)。”邓春生回忆当年挖金热让四面八方的人们蜂拥而来,使得原本宁静的山村变得熙熙攘攘。淘金客们的肆意开挖,不规范地使用硫酸、盐酸、硝酸等化学品,导致当地山体被严重破坏,酸雾弥漫,河水浑浊......生态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灰色矿石带来的短暂财富,换来的却是清溪村的满目疮痍,昔日周立波笔下的那条清澈小溪,成了黄泥沟,鱼虾绝迹。
面对此种“乱象”,当地政府果断出手,对野蛮生长的挖金活动进行整顿,逐步实现金矿开采的规范化管理,到2000年左右已全面叫停。看到清溪村遭受到严重污染后,邓春生心痛不已,更了解到绿色可持续环保理念的重要性。他与家乡人开始了清溪村漫长的生态修复之路,如今的他已是清溪村环境保护组的新任组长。在日常生活中,村民们也主动践行垃圾分类,带动整个村庄形成环保共识。邓春生对垃圾分类知识了如指掌:“垃圾要分类投放,报纸、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应与其他垃圾分开。”
村庄赶走淘金客让溪水从黑转清,产业转型生态修复重迎绿水青山
清溪村是一个美丽的名字,来自作家周立波的憧憬,更有他家乡人在经历了生态环境改变之后痛彻心扉的领悟。痛定思痛的清溪村民,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开始了漫长且艰难的生态修复和绿色转型之旅。除了禁止挖金、生猪退养、传统产业转型等方式,清溪村启动了大规模的石煤矿整治工程,至2023年底,所有整治项目均达标排放,水质检测显示为地表水优于III类,曾经浑浊的小溪重归清澈,鱼虾重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村民们重新找回了童年记忆中的那条小溪。
清溪村的生态转型,不仅是环境面貌的焕然一新,更是村民精神世界的深刻变革。生态转型的过程,也是村民观念更新的过程。邓春生等村民在文学乡村建设的熏陶下,不仅成为草根诗人,更成为环保行动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迷途中走出,转而珍视自然、尊重生态,邓春生用生态循环的方式,实现鸡、蚯蚓、果树三者之间的绿色循环,打造真真正正的生态农场。而这样绿色健康的林下经济也吸引到了小朋友们前来体验。就这样,周立波笔下生态自然的清溪又回来了。
清溪村书香与田园交织,文学气息犹如初春细雨,滋润着村落的每一个角落,赋予了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与生机。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以其为蓝本,描绘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生动图景,见证了中国农村的历史性变革。如今,清溪村不仅承载着这份厚重的文学记忆,更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文学的力量推动着自身的生态转型与乡村振兴。清溪村的生态变迁,成为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一个缩影,生动展示了中国农村在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道路上的探索与成功。
这条奔流不息的清溪,不仅仅表达着诗意,在许多年后的崭新时代更是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守护幸福生活的见证。6集纪录片《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4月8日至4月16日10:00在芒果TV,19:30在湖南卫视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