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浏阳市沙市镇河背村,连片的高标准农田有效助力粮食生产。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健摄
“两年前,田里种的是草皮。如今,这里成了水稻高产‘冠军村’。”3月29日,记者在浏阳市沙市镇河背村水稻万亩综合示范片核心区,见到3位种田能手正忙着春耕。
2023年,这个2000多亩的核心区由4个种田大户承包,双季稻亩产达1332.9公斤。在长沙市举行的晚稻高产竞赛中,邓见加成为全市高产冠军,暨东方、邓红灿成为全市高产标兵。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
每收一茬“草皮卷”,耕地就被扒一层“皮”。如何在地力极差的田里夺得高产?优胜者都有自己的种田致富经。
一块高标准农田
——变“瘦”为“肥”,草田变粮仓
3月,田畴染新绿。河背村成片的良田,铺向远方,与周边的村庄交相辉映,生机勃勃。
“我们这片田还上过央视新闻联播的美丽中国栏目咧!”一见到记者,邓见加就自豪地介绍起来。去年,他在这里流转了400多亩田,双季稻亩产达到1300多公斤。
而在两年前,田里还是一片草皮。“江西老板种了十几年草皮,钱被他们赚走了,地力也被带走了。”邓见加心疼地说,每卷走一层草,就带走一层耕作层。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2022年退草还耕后,如何将这片“瘦田”变成“肥田”?农业农村部门和农户们费尽心思,大量施粪肥等有机肥,请专家“把脉”,地缺什么就补什么,终于将地力提上去。
2023年河背村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耕地条件,还给农田配了智慧管理系统。邓见加动手点一下手机App,田里的闸门可自动打开,清水流入田中。“灌溉再也不用满田跑,干旱天气也不担心缺水。”
草田变粮仓。河背村核心区的4位种粮大户,2023年都赚了钱。“多的挣了50多万元,少的也挣了20多万元。”
一台旋耕机
——种田“老把式”,农机“潮玩家”
犁耙水响。3台旋耕机开足马力,不到十分钟,一丘田就翻耕好。
记者注意到,旋耕机上有一个白色大斗,里面装满了肥料。旋耕机不断前行,翻开泥土,机器自动往下撒肥料。
“别小看我这台旋耕机,换上不同的前置装置,翻耕、碎土、施肥、平地等功能都能实现。”邓见加的大儿子邓全义介绍,一台旋耕机一天可以旋耕40亩田,效率非常高。
“农机帮忙,种田不苦,2个儿子都跟我回家种田了。”62岁的邓见加是种田“老把式”,却也是农机“潮玩家”,从育秧工厂到植保无人机、烘干机、大米生产线,他实现了一粒谷子到一粒大米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良田在手,良种下地,良机帮忙,邓见加通过精耕细作夺高产,加上国家各项支持政策,赚到了不少钱。
一丘丘水田翻耕好,秧苗也渐渐长大。记者在河背村的育秧工厂里见到,绿油油的秧苗铺满一地,屏幕实时显示当前的温度、湿度、光照情况。
“工厂化大棚育秧,1亩秧苗可以供100亩大田,效率是以往的10倍。”种田大户邓红灿介绍,今年合作社新建了2个育秧工厂,政府补贴65%。育秧成本大幅减少,邓红灿还利用大棚空闲期发展综合种养,一年新增收入超万元。
一节田间课
——专家到田边讲课,农民也能“上大学”
上午11时,几位种粮大户和农机手耕完田,直接加入了“田间课堂”。
“犁田时打哪种封闭除草剂?”“打完药后水要留多深?”……农户们围着田埂而坐,浏阳市沙市镇高级农艺师喻桢为大家答疑。
“‘老把式’不能倚老卖老,还是要相信新科技。”作为田间课堂的“老学生”,种了16年田的邓红灿感受最深。
以往,邓红灿种田全靠经验。种子就用自留种或者跟着其他农户选,水肥管理图省事,一次灌满多天不管。如今,跟着专家选用良种,精细管理水肥,亩产比以往高一大截。
油菜、紫云英翻耕做绿肥,用深水灭蛹消灭二化螟……“一年参加十几次培训,这些早已烂熟于心。”
学习“充电”,已是邓红灿的常态。省里农技人员“揭榜挂帅”,市农业农村局聘请院士团队到田间“问诊”,县、乡农机专家经常来田里指导。为了参加培训,邓红灿还出入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的大门。“没想到我一个农民,还有机会‘上大学’!”
跟着专家打一套“组合拳”,邓红灿双季稻亩产达1200多公斤。靠800多亩田,他去年赚了近40万元。
示范片的高产,引起周边种粮大户纷纷效仿。“今年一定要跟着专家走,科学种田,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在与河背村一河之隔的沙市村,村民邓战球今年准备种1000多亩双季稻,期待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加持下,夺得高产。
【链接】
湖南始终扛稳粮食安全重任。2023年,湖南水稻面积、总产均居全国第1位,粮食总产达613.6亿斤,连续四年站在600亿斤台阶以上。
(数据来源: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