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嫣 杨抒怀 任晔 湘潭报道
3月11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长沙雅礼中学校长王旭眼含热泪讲述了用双臂撑起求学梦的“无腿少年”彭兰溪的故事,令无数人为之动容。
当天,在1500多公里外的湘潭,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大二学生彭兰溪守在宿舍电脑前,静静地看着直播。
听王旭校长讲述起自己的故事,彭兰溪既开心,又觉得有点鼻酸,感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很感谢,也很荣幸,我能够被王旭校长记得那么久。”
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大二学生彭兰溪。
彭兰溪笑着说,那一天,手机信息提醒频繁弹出,不少长辈、朋友都给自己发来了新闻报道链接。“这19年来,我感觉自己始终被爱包围着。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只要你保持微笑,它就会对你微笑。”
用双手“行走”,撑起漫漫求学路
3月下旬,在湖南科技大学初见彭兰溪时,他身着一件深蓝色的运动外套,面带灿烂的笑容。看着眼前这个阳光少年,很难将他与19年前的那场车祸联系在一起。
2005年,1岁零7个月的彭兰溪遭遇了一场意外车祸,在这场车祸中,彭兰溪虽然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但双下肢高位截肢,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双腿。
面对命运的不公,彭兰溪并没有就此气馁,而是选择用双手做桨,穿过命运的暴风雨,走出了生命最好的模样。
凭着过人的毅力,彭兰溪学会了用双手“行走”。
命运的暴风雨席卷了彭兰溪,但他用双手做桨,用心志做帆,走出了生命最好的模样。
从起初只能在地上爬着前行,到用手撑起身体,每挪动一只手掌,都要费很大的力气,遇到上下楼梯经常摔跤,身上的擦伤和淤青就没断过,再到如今可以用双手快速“行走”,凭着过人的毅力,彭兰溪用双手一步步撑起了漫漫求学路。
进入大学后,彭兰溪选择了机器人工程专业。淋过雨的他,更想为别人撑伞。谈及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彭兰溪坦言,“我是假肢最好的实验者,因为我知道失去肢体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彭兰溪写在最近阅读的图书《人性的弱点》上的文字。
如今,闲暇时,在轮椅上,彭兰溪总会放上几本书。《人性的弱点》正是他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打开图书,一行清秀的字迹映入眼帘:“希望分清楚,哪些是人性共同的毛病,以防自己成为手持放大镜的偏执者。”
彭兰溪告诉记者,这句话是自己从前不久阅读的《人世间》图书里摘录下来的,也是希望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放平心态。
说起大学生活,彭兰溪坦言,现在基本上就是寝室、食堂、教室三点一线,最喜欢的地方是实验室。虽然这样的生活看起来比较单调,但自己却乐在其中,沉浸在自己想做的事情里,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也感到很充实。
带着热爱前行,将温暖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
“兰陵山下翠烟浮,溪水潺湲九曲流……”这是宋代诗人郭俨所写的一首诗作,这首诗作的名字正是《兰溪》。谈及自己名字的由来,彭兰溪笑着说,自己的名字是父亲所取。强大的从来不只是躯体。采访时,看着坐在对面的彭兰溪,脑海里总是不自觉地想起静水深流这四个字。
身体的残缺并未影响他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大学期间,彭兰溪在完成本身学业的同时,还积极参与了各项竞赛,仅入学一年多时间,已获得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湖南科技大学“信达杯”智能车竞赛光电组优胜奖等多项科研竞赛奖项。
彭兰溪(中)和同学一起参加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南科技大学供图
“彭兰溪是一个自信、阳光,具有坚韧品格的学生。”作为彭兰溪的竞赛辅导老师,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卢明坦言,在和彭兰溪打交道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让他十分触动。
“彭兰溪在学习上十分主动。除了集中性研讨外,兰溪至少一周会来我办公室请教我一次。竞赛的那段时间,他一个星期来办公室请教了我三次。”卢明说,彭兰溪遇到不懂的地方时,有时会带着组员过来,有时也会一个人过来,他总是会打破砂锅问到底:老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是采用这样一种方案?最后能达到一种怎么样的效果?中间有哪些难点……“这些问题都是彭兰溪经常会问我的。每次,我也会耐心地给兰溪解答。”
彭兰溪和同学收集实验数据。
“彭兰溪入校后,我们根据他的基础和兴趣爱好进行了因材施教;课堂外,学院也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卢明介绍,2023年初,兰溪工作室成立,学院内不同年级,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近10名同学聚集在了一起,彭兰溪也加入到了这个集体中来。如今,工作室也成为了彭兰溪和同学们进行科研能力训练的第二课堂场所。
无惧命运的束缚,在学习、生活中,彭兰溪始终带着热爱前行,将温暖传递给了身边每一个人。
彭兰溪室友吴苏珉回忆,2023年5月,自己与彭兰溪,以及几个组员,一起做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准备,推敲商业计划时,大家从晚上8、9点,一直讨论到了凌晨2点钟左右才敲定下来。“当大家都回寝室睡觉后,彭兰溪自己却选择默默加班,把大家当晚讨论的东西整理了出来,把没有做完的工作继续做完,这一点让我对他十分敬佩。他很勤奋,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
课后,彭兰溪和同学进行交流。
谈及对彭兰溪的印象,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22级辅导员肖善芳坦言,“我真的好欣赏、赞叹、敬畏这个生命。他真的是一个非常低调、懂事的孩子。”
2022年7月26日,去彭兰溪家中送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是肖善芳初次见到彭兰溪。那天,打开大门后,彭兰溪用双手支撑着身体,利索地移动上前,热情阳光地向大家分享他的生活。“我看到他张贴在房间里的一张规划图,瞬间就泪目了。那张规划图里有计划、有目标,还有付出行动的步骤。”
在肖善芳的记忆中,有一件事一直让她记忆犹新。2022年9月,来校报到第一天,看到同寝室的室友在上铺一个人铺被子,彭兰溪就赶紧用双手支撑着,爬上了楼梯,帮室友一起铺被子。“这样一个孩子,他是愿意靠近人、帮助人的,真的就像一个折翼的天使,有着一双隐形的翅膀。”
用爱与真诚,写就生命的欢歌
说起父母,采访时,彭兰溪停顿了几秒。“在成长过程中,我始终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爱。父母希望我快快乐乐的,所以平常唤我小名乐乐。”
彭兰溪对父亲最深的印象是初三毕业那年去西藏,那次参观布达拉宫,彭兰溪用双手支撑着身体,气喘吁吁地往上爬,爬到一定高度时,回头看向身后的父亲,那个画面至今让他难以忘怀。父亲拖着疲惫的身体,默默地搬着轮椅,喘着粗气,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尽管父亲很累,但他什么也没说,在我身后搬着轮椅,那一刻,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其实父母一直都在我身后,默默支持与付出。”
15岁那年,从西藏回来后,彭兰溪做了一张手抄报,在手抄报上,他写下了自己的梦想:创立一家能够影响世界的科技公司。
4年过去后,彭兰溪谦虚地说:“现在我了解到创业这件事,除了需要勇气、胆量和机会,也还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自己现在的想法就是要努力地读书,去学习、深造,考研、考博,看自己在这个领域到底能钻研到一个什么程度,毕业之后,再去相关的公司实习、积累经验,然后才会去考虑创业的事情。
未来,彭兰溪说想成为一名电子生物装置工程师。
“未来,我想成为一名电子生物装置工程师。”彭兰溪感慨地说,他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制造出更多人性化的智能假肢,让那些和自己情况相似的人,不再有遗憾。
如今闲暇时,彭兰溪每隔一天都会游一次泳,每次要游2000多米,一个月要游近3万米左右,游泳成为了他最好的放松方式。
说起现在自己内心深处最想去的地方,彭兰溪笑着说是新疆。“我想在今年10月,去新疆看金色的胡杨林。一棵棵胡杨顽强屹立在沙漠里,展现出的强劲生命力和带来的心灵震撼,是让我憧憬、向往的原因。”
少年的憧憬与梦想,正在生命的河流里,翻起一朵朵奔涌的浪花。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无惧光阴的流逝,胡杨的魂与魄,是生命的欢歌。
正如《兰溪》这首诗里描绘的场景,溪水清澈明朗,蜿蜒曲折,流向远方。少年的憧憬与梦想,正在生命的河流里,翻起一朵朵奔涌的浪花,流向向往的远方。
来源:红网
编辑:文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