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22日讯(通讯员 言博成)今年以来,渌口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抢抓国家以工代赈政策机遇,以“工”促就业、以“赈”济民生,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实现了赈济与振兴的同频共振。
![DJI_20240521144054_0983_D[00-00-01][20240520-173522541].jpg](https://img.rednet.cn/2024/05-22/19b80f78-159f-483c-9f66-8a361af889c4.jpg)
5月20日,在渌口区龙门镇果田村以工代赈项目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分工协作,清淤、挖土,搅拌水泥,争分夺秒进行水渠清淤硬化工作,奏响了项目建设的进行曲。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
![DJI_20240521144559_0993_D[00-00-01][20240520-173637892].jpg](https://img.rednet.cn/2024/05-22/32d0c21b-2c34-40f9-a686-5db0c1838bf8.jpg)
渌口区龙门镇果田村以工代赈项目是渌口区首个以工代赈项目,主要建设果田村种养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对现有道路进行加固加宽,路面改油,改造道路3500米(宽3-3.5米),水沟清淤硬化800米,水渠清淤硬化800米,拦河坝加固硬化及护坡等工程。
“项目预计今年10月全面完工,河道的损坏,农村的基础道路都会得到改善,同时能对几百亩农田的水利灌溉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龙门镇果田村以工带赈项目负责人唐城光介绍。
![G00A8716[00-00-07][20240520-173054406].jpg](https://img.rednet.cn/2024/05-22/9c17f849-4bda-46e7-afd5-068ea8a0f90b.jpg)
为充分发挥项目“赈济”作用,项目优先吸纳周边群众,特别是脱贫户就近就地务工,获得劳务报酬。目前,该项目已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20余人,人均一天的收入200元。
“我们严格按照要求,能不用机械作业就不用,让资金能发到老百姓的手上。”唐城光说。民生计,当计长远。“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还能让群众学会一技之长,让村民从“力工”变“技工”,从“临工”变“常工”。
![DJI_20240521144229_0988_D[00-00-07][20240520-173622930].jpg](https://img.rednet.cn/2024/05-22/bcde83ee-744f-446c-9fe0-bc78cfaacb5e.jpg)
今后,渌口区将有序推进更多项目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让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