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拍到的朱鹮。李剑志摄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
每年3月至6月,是“东方宝石”朱鹮的繁育期。5月7日,在邵阳市新宁县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一棵高大乔木顶端的鸟巢里,两只羽翼渐丰的小朱鹮扑腾着翅膀,为离巢飞翔做准备。朱鹮父母不辞辛劳地往返于觅食地与鸟巢间,做着“后勤”保障。
通过一年多的适应,野化放归的朱鹮们已经完全融入了崀山生态环境,不仅能自由栖息觅食,还成功孵化出了两代幼鸟。目前,朱鹮家族已达30只左右。
崀山先后野化放归24只朱鹮
作为东亚特有物种,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西伯利亚东南部。和大熊猫一样,朱鹮既是“世界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典范”,也是“中国人民对外交流的大使”,因此被誉为“鸟中国宝”。
20世纪70年代末,因耕作方式变化、生态环境恶化,“朱鹮可能绝迹”的消息引发国际震动。中国政府随即组建两支专门队伍,在全国范围内搜寻幸存朱鹮。时任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荫增带领队伍潜心寻找3年,在陕西汉中洋县找到7只朱鹮。
依托这一仅存的朱鹮种群,中国开展了系列繁育保护工作,朱鹮数量节节攀升。2023年,朱鹮的全球种群数突破“万只”大关。
目前,中国的野生朱鹮种群主要分布在北纬30度以上地区。这个分布特点,并不利于朱鹮这一物种在地球上站稳脚跟。一次严重的禽流感,都可能给现有朱鹮野生种群带来致命威胁。
2022年9月,南山国家公园崀山管理局从陕西汉中洋县引进10只朱鹮,于当年10月20日野化放归;12月13日又从河南信阳董寨引进14只朱鹮,于2023年初野化放归,合计24只,成功配对5对。
目前已成功孵化出幼鸟12只
南山国家公园崀山片区森林覆盖率达87%,生物品种达1026种,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让朱鹮尽快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崀山管理局还派出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24小时监控,每天对朱鹮的生活习性进行监测。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通过实施“鹮田一分”项目,每亩水田留一分面积不种植水稻,方便朱鹮觅食,恢复朱鹮栖息地生境100亩。并且设置3个投食样方点,每天定时投放10公斤左右泥鳅,便于朱鹮集中觅食以及观测、记录、统计朱鹮日常行为习性及基础数据。
省林业局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5对朱鹮分别在崀山黄背村、石田村、联合村成功配对筑巢,目前已成功孵化出幼鸟12只,培育了一个可以自然繁育和自我维持的、全球纬度最低的朱鹮野外种群,“为朱鹮物种延续增加了一道保险。”
2023年底,“鹮田一分”项目升级为“鱼稻轮作”觅食区,将觅食空白区域提升至50%,以此改善朱鹮觅食环境,提供更加丰富的食物来源,构成了一幅人、鸟、田、林和谐相依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