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龚子杰 谭苏昕 湘西报道
“一把凿子一把锤,花鸟鱼虫石上生。”这句话,便是杨光三制作水冲石砚的真实写照。
杨光三,系吉首乾州古城杨氏家族“水冲石砚雕刻世家”第三代传人,民国时期著名金石书画家杨味蔬侄孙,湘西自治州博物馆原副馆长。他从事水冲石砚雕刻工艺50年,也是迄今唯一从事水冲石砚雕刻工艺的艺术家。
水冲石是吉首市乾州北郊仙镇营附近水冲湾所产用以制作砚台的名贵石材,因石头最初发现于水冲湾溪水之底,俗称水冲石。
湘西吉首以水冲石刻砚始于明清时期。2012年,水冲石砚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光三被评为水冲石砚省级非遗传承人。
杨光三,从事水冲石砚雕刻工艺50年。
今年77岁的杨老,将大半辈子的心血全花在了水冲石砚的雕琢上。而他却谦虚地说自己不是“艺术家”,只是个“雕刻匠”。
将“熬”与“钻”刻进骨子里,杨光三下足了苦功夫,依旧乐此不疲,甚至在博物馆有一块砚台的制作时间超过半年。
谈及水冲石砚与别的砚台不一样之处,杨光三毫不犹豫地回答“在于精心点缀”。
每一块砚台都不一样,靠自己创作设计、知识积累,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历经十多道工艺,基本要刻半个月以上。从在山上选石头,到回家精挑细选,再锯成合适形状定型。
雕什么?如何雕?砚台设计需要认真思考。在杨光三看来,这要遵照“因石赋形,因材施教”的原则,除了传统砚形的式样外还要充分利用石品特点。
杨光三《蟹趣》。
在杨光三家中二楼,一幅幅画卷铺满墙壁。显然,他的养老生活也闲不下来。
事实上,制砚这项手艺入门并不简单。杨光三从小热爱绘画且博览群书,兼具美术基础与文学底蕴,使得后来制作砚台得心应手。
为了雕蟹,杨光三还曾让家人从河里捉来半桶螃蟹。
每天,他都蹲守在水桶旁与螃蟹朝夕相处,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琢磨螃蟹爬行嬉戏的动作形态。
90天后,《蟹趣》砚终于刻制完成,一只只水中螃蟹爬伏于石砚,高浮雕的技艺使得图案栩栩如生。此时,半桶活生生的螃蟹仅剩下两只,杨光三亲自到峒河边上将它们放生了。
就这样,杨光三的蟹砚名声在外,广被各家收藏。
杨光三所著的《水冲石砚》中,记载着各式各样的砚台。
一面“八卦砚”,另一面“莲花砚”,在一众砚台中并不起眼的另一方石砚,最初并未入记者眼。拿起细看才觉寓意如此丰富,四面分别刻着:紫气东来、佛光普照、仁德天下、民安国泰,正体现着大道至简的道理。
多年来,他的水冲石砚代表作《古琴梅韵》《苗岭增秀》《仙山琼阁》《赤壁怀古》《南华叠翠》《岁寒三友》等,清丽喜人,形神兼备。从出品到命名,都极具讲究,充满诗情画意。
这些作品大多获奖或参加外展,不仅受到北京金石篆刻书画家刘恪山的赞赏,而且被张仃言为“砚中珍品,很有特色”。
而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长年的操劳,既是手艺人的坚守,也是对个人性格的磨砺与沉淀。不善言辞的他,将想法与情感透过一块块砚台无声表达。
杨光三翻阅《水冲石砚》。
临别时,杨光三将自己的专著《水冲石砚》赠予记者。洋洋数万字,图文并茂,详细记述了这一名砚物产的前世今生及相关人物、制作技艺。该书也是水冲石砚的首次成书。
他坦言,随着时代变化,砚台从实用品转换为收藏品,市场范围较窄,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希望后人看到这本书后,能对水冲石砚有初步的了解。”承祖训、继家业,杨光三将继续坚守这一份根系湘西乾州的工艺瑰宝,默默展现中华手工艺家族代代传承的情怀。
他坚信,用时光打磨出的好砚,终究会被时代记住。
相关报道:
来源:红网
编辑:肖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