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9日讯(记者 王杨 秦楼 李赛凤 符洹雨)运动与阅读是如何相互促进的?室内学习与户外体育时间怎样有效分配?体教融合有哪些值得推广复制的探索与实践?5月9日下午,“篮球正青春”系列活动之“阅篮球 阅青春”分享交流会在长沙举行,聚焦“阅读+运动”展开主题讨论和经验分享。
越来越多的“篮球湘军”出现在中国篮球版图之上
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中国篮球名人堂成员匡鲁彬、李昕出席,湖南省教育厅、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奥美北京、湖南新华书店集团等单位领导以及社科专家、学校嘉宾参加活动。
由怀化市凉亭坳学校和长沙清水塘北辰小学的同学们表演的朗读节目“青春说”拉开了活动帷幕,《沁园春·长沙》《体育颂》两首诗歌抒发了孩子们的家国天下“少年志”和对体育精神的赞美。
近年来,湖南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实现了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增强和体育运动竞技水平提升“双丰收”。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伟良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将“阅读”与“运动”相结合,将“智育”与“体育”相结合,让广大青少年不仅能够享受到运动的快乐,更能在阅读中汲取智慧,使青春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看到越来越多的‘篮球湘军’出现在了中国篮球版图之上。”姚明在致辞中表示,一场篮球比赛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青春的可能是无限的。书本是孕育青春希冀的沃土,这里也包含着无数篮球梦想的起点。
围绕“阅读+运动”这一话题,姚明也分享了自己的亲身感受,他认为,知识能赋予人一种全新的视角,去面对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鲜事物,而体育锻炼的社交性和竞争性,则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也十分关键。
姚明勉励高三学子将压力变为动力
活动现场,一张拍摄于7年前的照片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照片背后是篮球让一群山里孩子“走出大山”的动人故事。
姚明勉励高三学子加油。
凉亭坳学校位于湖南怀化大山深处,这支女子篮球队曾获得国家级篮球赛前三甲,近百名女孩通过篮球特长升入优质学校学习,也走出过职业女篮队员。7年前,篮球队员蒋慧霞和教练张琼琼曾受姚明邀请到北京参加活动。今天,他们也来到了活动现场,与姚明再次相见。
如今,蒋慧霞已是一名优秀的高三学子;张琼琼在长沙中雅培粹学校继续篮球教育事业。一个篮球,改变了孩子们的人生轨迹。体育精神的激励、篮球梦想的传递,像书籍一样,点亮了凉亭坳学校孩子们的心灯,为他们照亮了“山外的世界”。
姚明再次看到蒋慧霞和张琼琼时感到非常高兴,他说:“还有20多天就要高考了,和高三学子一样,中国男篮也将在两个月后迎来奥运会,压力很大。当你在乎的时候,压力会存在;当你足够在乎的时候,压力就会变成动力。我们一起加油!”
大咖分享如何实现最强大脑和最强体魄
在嘉宾分享环节,中国脑科学家尹文刚,长沙市体育训练竞赛管理中心篮球国家级教练、长沙市雅礼中学女篮主教练彭丽君,分别就“运动、阅读如何改造大脑”和“湖南校园篮球体教融合探索”主题进行了分享。
圆桌论坛环节。
在圆桌对谈环节,中国篮球名人堂成员匡鲁彬、李昕与湖南省地质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许韶歆,明德集团篮球训练中心总教练于红俊,雅礼中学女篮运动员符钰皙围绕“户外体育与室内学习时间分配”“运动与阅读相互促进”“体教融合的实践与探索”等议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他们虽然身份、年龄、经历不同,但体会却有相似之处。匡鲁彬认为,户外体育和室内学习的目的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育人,二者同等重要;李昕认为,做篮球队员时,要把目光放在球场里。但离开球场后,要面对的是整个世界。无论是在训练,还是比赛中,阅读能力都能帮助我们做出最好的选择;许韶歆认为,通过近几年对全民健身、全民阅读的推广,教师和家长的理念得到了明显的转变,并建议所有人每天运动一小时,且长期坚持;于红俊认为,对待学生应当因材施教,劳逸结合;符钰皙结合自身经历,谈到长期运动让人变得自律、更加乐观,对生活的掌控也更加从容。
“篮球正青春”系列合作项目启动
在本次活动进行之前,“篮球正青春”活动发起了“给中国篮球递纸条”线上征集,最终收到了湖南篮球少年递来的上万张“小纸条”。这些“小纸条”有少年们对于篮球与阅读的热爱与憧憬,也有困惑与思考。
“篮球正青春”系列合作项目启动。
“阅篮球 阅青春”分享交流会上,中国篮球大咖与社科专家们对部分“小纸条”进行了现场回应。此外,有7份情真意切的“小纸条”脱颖而出,在长沙五一广场700平方米大屏上向全城播放展示。
活动最后,中国篮球协会、中国篮球名人堂成员、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湖南省教育厅、湖南新华书店集团、奥美北京及相关嘉宾领导共同启动了“篮球正青春”系列合作项目。
此次“篮球正青春”长沙线下主题活动是中国篮球协会与湖南新华书店集团共同合作举办,旨在探索体教融合的实施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积极探索。未来,双方将围绕“阅读+运动”主题,打造多项活动内容,鼓励更多青少年在运动中挥洒汗水,在阅读中看见世界。
来源:红网
编辑:廖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