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14日讯(记者 李慧芳 陈奥男 李兵 龚子杰)戴上一幅眼镜,用户就能够获得“抵达太空”的沉浸式体验,真切感受到来到太空的强烈视觉、感官冲击。10月14日的2024中国新媒体技术展上,新华社展厅前始终人头攒动,其展出的“数字月球”和“数字屈原”两款产品引来大量游客围观。
现场,用户戴上一幅眼镜就能够获得“抵达太空”的沉浸式体验。
“数字月球”是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先进半导体显示硬件和计算机图形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建设的线下数字科普基础设施。通过数字建模精准复刻了月球表面的复杂地形与真实环境。搭载的全向三自由度座椅,通过自研的动感控制算法模拟在月球低重力环境下驾驶月球车在月面探索带来的颠簸感。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的软硬件设备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品经理王婷表示,从高精度高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全向三自由度座椅的研发制造,再到动感控制算法的设计与优化,每一个关键环节均采用了国内顶尖的技术与设备。“通过软硬件配合,为用户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月球探险空间。”
2024中国新媒体技术展现场。
此次展览,新华社共带来了两款产品,另一款产品“数字屈原”则是利用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将大模型技术与屈原形象相结合,在数字世界中重塑一个形神融合、情智兼备的可交互超写实数字人,为观众提供全新的文化体验。
“您来自哪国?”“吾乃楚国人,生于楚国贵族之家……”大模型技术对屈原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文学才华乃至人格魅力进行了深度模拟与训练,形成了专属知识库,用户能够通过语音实现与“屈原”的交流对话。其渲染和制作依托新华社国重自研的新一代数字场景编辑器——“新华智元”平台,该平台基于自研的三维人脸模拟、动作复刻算法研发,支持智能化高质量融媒产品生产,拥有包括专属知识库(AI大脑)训练、高精度口型驱动、深度学习驱动表情与动作模拟等功能,通过简单的拖拉拽操作,快速生成一个超写实数字人,相比传统CG动画制作周期,效率提升200%。王婷表示:“‘数字屈原’是基于先进计算机图形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5G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实践,也代表着面向未来的探索。”
来源:红网
编辑:肖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