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省市两级三甲中医医院、县办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三级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室4个全覆盖;国家“十四五”中医药重大工程立项12个,数量居全国之首;45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28个综合医院中医药科室入围建设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
自2021年入列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以来,湖南奋力书写、频频交出新答卷。
11月8日,湖南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交流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邵阳举行,总结了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目前取得的进展。
同频共振
筑牢中医药发展“保障网”
“这个条例出台后,我们都很兴奋,如今,瑶医发展有法可依,必将迎来更美好的前景!”近日,江华瑶族自治县瑶医研究所成员廖继国告诉记者。
廖继国提到的“条例”,是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于5月30日批准生效的《江华瑶族自治县瑶医药保护发展条例》,这在全省尚属首次,将更好地护佑民族医药创新传承。
改革,本就意味着破新题、探新路。
我省6个先导区、9个试点县(市)纷纷迎难而上,因地制宜明确各自改革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邵阳市推动中医优势病种目录新增222个;慈利县单列200万元支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长沙市已连续5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扶持生物医药(含中药)产业……
2023年8月1日起,我省将混合痔、锁骨骨折等22个中医优势病种纳入第一批按疗效价值付费,打破了以往中西医“同病、同效、不同价”现象,不断体现中医特色诊疗价值;今年10月1日,我省正式施行《关于规范整合部分中医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让中医服务更规范科学。
下一盘大棋,凝多方智慧。
将中药制剂省内调剂有效期从1年延长到2年;推动建设18家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基地、14家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30家定制药园;开展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品种遴选……这背后,离不开药监、农业、林业、工信等多部门的努力。
夯实内功
强化居民“家门口”的服务
“没想到现在用中药这么方便。”近日,家住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的张大爷感叹。
他的中药饮片处方,通过卫生院的中医药药方服务平台发往县中医医院中药共享调剂配送中心,经过审核、煎煮、打包后,24小时内即可送达指定的乡镇卫生院……而这,便是当地着力破解传统中医药服务“候药难”“煎药难”“煎药品质难保障”等问题的实际行动和效果。
现代科技的加持,让看中医告别了“难、慢、烦”。而真正将老百姓吸引住,则离不开中医“硬实力”。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肖文明说,眼下,湖南持续积极建设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截至目前,共有45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以国家中医优势专科(骨科、肛肠)为引领,我省将遴选确定56个市县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医优势专科集群。
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2年多来,我省着重推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培养了基层中医药人才7800余人。
此外,为了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眼下我省已启动建设39个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截至2023年,全省进一步提质升级乡镇卫生院“中医馆”776个,示范建设“中医阁”1080个。
自上而下,各先导区、试点县(市)纷纷奋战在各自战线,为当地百姓提供喜闻乐见的中医药服务。
擦亮品牌
拓宽发展版图和“朋友圈”
11月10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邵东收官,总贸易成交额达131.69亿元。
以药为媒,湖南再次彰显了丰富的中医药资源。
“今年,我们已完成我国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各项任务,湖南中药资源达到4667种,资源种类数位于全国前列、中部第一。”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南省普查技术负责人张水寒研究员言语里透着自豪。
资源兴,是兴产业的前提。
据悉,目前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479万亩,中药材年产量约177万吨,省级层面聚力打造了“湘九味”湖湘道地中药材品牌。
产业繁荣,也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加速器。
9月13日,第十一届全球湘商大会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交流会暨中医药ISO国际标准怀化大会召开。大会发布了我省第二个中药材ISO国际标准——茯苓中药材ISO国际标准。
这是继2022年我省手握青风藤ISO国际标准后的再次突破!将更有力促进中药的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
“过去近3年,湖湘中医药产业更广阔的发展版图徐徐铺开,朋友圈也越拓越广。”肖文明介绍。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中非中医药合作论坛、湘赣粤港澳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联盟、国家中医药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4个平台,拓展湖湘中医药海外传播方式;
加速“中医药文化出海”,先后在阿联酋、津巴布韦、巴基斯坦和马达加斯加建立了中医药海外中心,推动16个中成药在海外注册上市。
改革仍在进行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好用活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这个抓手,在健全中医药体制机制、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提升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供给等多方面下功夫。”肖文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