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浏阳河畔,湖南正孕育着一颗创新的“种子”。
11月12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南行走进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17栋主体建筑红白相间,园林绿地郁郁葱葱,一批又一批的科研成果从这里出发,撒向沃野田畴。
岳麓山实验室
“我们主攻种业‘芯片’,目标就是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种业实验室,培育种业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省政府岳麓山实验室工作专班负责人邵胜强说。
围绕国家所需、湖南所能、未来所向,岳麓山实验室充分发挥湖南种业优势,整合种业领域优势高校、院所、企业资源,布局建设基础科学研究部、前沿技术研究部等4大功能研究部,种质资源库、生态模拟育种与表型鉴定平台等8大公共创新平台,水稻、油菜等15大品种创制中心,技术攻关不断实现新突破。
“大家看,我们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的航拍图,整体就像一棵水稻。”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赵炳然介绍,今年9月7日,袁隆平院士诞辰94周年之际,袁隆平院士生前所在的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入驻岳麓山实验室,成为岳麓山实验室竣工验收后首个入驻的团队。
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外,稻浪金黄,柏连阳院士及其团队的水稻研究成果展现在眼前。全球第一个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臻两优8612”,2023年推广107万亩;首个国审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西子3号”,已累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达35万亩;还有首个重离子诱变改良的低镉优质长粒香型水稻“韶香100”、首个华南盐渍区优质多抗耐盐杂交稻“箐两优3261”……赵炳然说,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这里有了延续。
网络名人参观水稻研究成果。
在岳麓山实验室,远不止杂交水稻。230余个团队、2000余位科研工作者扎根田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鱼类、茶叶、生猪、油菜等多个领域潜心研究,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为农民稳定增收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辣椒院士”邹学校带领团队建立了保存份数最多的辣椒种质资源库,将小小的辣椒做成了千亿产业。“养猪院士”印遇龙团队自主培育了独具特色的宁乡花猪、沙子岭猪、雪峰乌骨鸡等畜禽新品种或配套系。“鱼院士”刘少军团队选育出了合方鲫、杂交翘嘴鲂、抗病草鱼等优质水产新品种。“油菜院士”关春云团队选育的早熟高油油菜品种“湘杂油787”,是国家双低油菜主推品种。
秉承着“边建设、边攻关、边出成果”的建设思路,岳麓山实验室在用人、管理机制方面打破传统,创新探索,各类实验设备应有尽有,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保障。“岳麓山实验室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我们希望凝聚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科研力量,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邵胜强表示。
网络名人参观实验室内部。(图片均由彭福宗 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通过这次活动,深刻感受到了湖南对农业科研的重视和投入。”网络名人@正解局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参观岳麓山实验室后,感觉手里的饭碗更加稳了!”网络名人@魏泽楷感慨。
在希望的田野上,湖南农业现代化正阔步前行,农业强省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