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吴小兵 长沙报道
“爷爷,吃了药好些吗?”“奶奶,我看一下您的手还肿么?”
在护士站与各病房间,总能听到她响亮而爽朗的笑声,她灿烂的笑能治愈一切, 这是她最大的特点。
颜湘萍,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康复科护士,年轻、有活力,六医院护士中的一员。
“我最普通的岗位,最普通的护士,为什么要采访我呀?”当接到电话说要采访她时,颜湘萍笑着问道。
妈妈与姨妈都是护士,舅舅也是一名医生,颜湘萍从小耳濡目染,救死扶伤是她认为最崇高的职业,2013年进入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校,5年后毕业就到了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
今年26岁的颜湘萍,虽工作才几年,她说自己是医院流转最多科室的护士,先后到了门急诊、医养中心、神经康复科等,2021年到了现在的重症康复科。
重症康复科收治的患者主要以老年的呼吸重症、脑梗、脑出血的康复病人,这些患者护理难、需求高,突发状况多,要求科室的医生、护士的要有极高的职业素养及技术。
作为一名护士,主要的工作是一些高端仪器的正确使用,帮助病人康复训练,协助医生为患者做好辅助治疗,熟悉各类药品的药性和注射、使用及安全,要胆大心细,不得有半点的马虎。
工作的这几年里,经历了无数次的生离死别,有难过,当病人没人抢救过来时的挫败,努力过后没成功的失落;有欣慰、那种与死神赛跑成功的成就感。
也因于此,颜湘萍说,她的技术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些没有接触过的病例无从下手,虽然这几年也被医院选送到省各大医院培训,进修,总觉得学习还不够,但医无止境,希望自己的技术能更好帮助到这些爷爷奶奶们。
年龄虽不大,颜湘萍却是一个4岁萌娃的妈妈,她的爱人是一名消防战士,在医院与消防共建活动相识、相知、相爱。
119和120,一个烈火英雄,一个白衣天使,三百六十五天箭在弦上,她说,最觉得对不住的就是孩子,还是想多留点时间给家庭与孩子。
离医院近,“小电驴”成了颜湘萍上下班最实用的交通工具,也方便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她说,除非雨天开车,平时这个真比小车方便。
每天早上的例会,医生护士的交接班是必修课,病人的用药、护理、病情都要进行仔细分析和交接。
科室大部分是其他大医院重症室转治过来的康复患者,年龄大,病情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要求高,护理的难度大,突发的状况多,对护士的技术及耐心是个考验。
时刻都在忙,做一名重症科的责任护士,掌握好时间对到颜湘萍来说至关重要,病人什么时间上的药,什么时间换药水,要心里有数,这个小胸表就起来到非常棒的作用。
工作几年却是医院各科室流转最多的护士,急诊、呼吸、神经等科室的临床经验,使颜湘萍练就了十八般“武艺”。
工作几年却是医院各科室流转最多的护士,急诊、呼吸、神经等科室的临床经验,使颜湘萍练就了十八般“武艺”。
许多患者,长时间治疗,情绪非常不稳定,大多数的时候颜湘萍不仅是护士,还要起到一个“孙女”般的角色,对长者用耐心、爱心,稳定他们的情绪配合治疗。
病房的事情处理完,就是电脑前各病人的数据统计、归纳,护士笔记。这也要求每个护士必须全能型。
因为早晚班,科室的医生护士几乎很少有聚齐的时候,只有在中午用餐时间才是姐妹们闲聊的时刻,有时忙起来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工作的这几年里,刻骨铭心的事太多,有温馨、有鼓励、也有太多的遗憾,患者都是重症,突发状况多,每当有病患经医护人员的努力没有抢救过来,就有发自内心的挫败感,怪自己技术不精。
工作哪怕做得再好,偶尔有些病人或家属不满意,每遇到这些只好自我安慰,她说:“我是一个内心强大而乐观的人,不为这些影响到我的工作,偶尔难过,也会一会就自愈”。
得到更多的是鼓励、感谢,还有相传的口碑,下班路上,遇到在科室治疗恢复不错的患者,还是要停下来叮嘱一些注意事项。
119和120的组合,颜湘萍说最亏欠的就是儿子,夫妻俩几乎没时间陪伴,如今儿子4岁上幼儿园,爱人也调离了一线,陪伴的时间相对多了些。
重症康复科,专业而有凝聚力的医护团队,为老年重症病人的康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