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和TA的朋友们丨叶舟:《凉州十八拍》是写给父亲的“散文诗”

2024-12-25 17:18:31 红网
作者:王诗颖 蔡娟 李丹 蒋利君 任洁 任峰磊 编辑:张云帆
字号:

微信图片_20241225150320.jpg

作家叶舟。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诗颖 蔡娟 摄影 李丹 视频 蒋利君 任洁 任峰磊 长沙报道

12月21日晚,第二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文学盛典在长沙铜官窑古镇举办,著名作家叶舟的长篇小说《凉州十八拍》登顶“芙蓉杂志榜”并摘得“桂冠作品”。

颁奖现场,叶舟深情讲述了自己与湖南的关系,“无论是我的名字、曾生活的街道还是小说《凉州十八拍》,都与湖南息息相关。”叶舟回忆,左宗棠率湘军一路西行时,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久未归家的湘军们有感于乡关万里,萌生叶落归根之念。一位南方人修建了“义园”,暂时存放南方亡故之人的灵柩。因为“义园”的建筑形状像一只船,所以这个地方也叫“一只船”了。

兰州的一条街道因此叫做“一只船”,而叶舟恰好就在这条街道生活,开始写作后,他给自己取笔名为“叶舟”。“在《凉州十八拍》里,在我刻画的众多人物的口中,迄今我们仍然将这种树,尊称为‘左大人树’。”

《凉州十八拍》是叶舟继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的长篇巨著《敦煌本纪》之后,创作的又一部聚焦河西走廊文化、历史、人物的壮阔史诗般的长篇小说,也是叶舟长期行走勘探河西大地、悉心开展文化考察的最新成果。

但叶舟告诉记者,事实上,《凉州十八拍》是为父亲写的一本书。“我父亲祖籍是武威,少年时期就来到了兰州。”叶舟说,父亲几十年口音未改,因为周围总是有一群老乡,“他们一直说着家乡话,偶尔在一起回忆家乡,我觉得这帮人挺有意思的。”

“我写《敦煌本纪》的时候父亲还在世,后来他问我哪时候可以腾出时间来要写一下老家。”在叶舟的记忆里,父亲对凉州的称呼就是“老家”,“作为儿子,总是有这样的一种文学道义的。”

于是,叶舟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故事,《凉州十八拍》以中国古典悲剧《赵氏孤儿》为引子,以古代十大名曲《胡笳十八拍》为结构,讲述了清末民初发生在河西走廊尤其是以凉州为历史舞台的一个个庞大的生死故事。

小说的时间背景恰巧契合了父亲的童年与少年,顺着父亲的记忆去讲述这个故事,叶舟一步步探寻到河西走廊文化的密码,发现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原乡,也发现了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每一个作家,真正能够哺育他,安放他的文学想象的,只需要一块地方,一块邮票大小的地方足矣。”幸运的是,叶舟的这块地方就是从小就熟悉的河西走廊,而河西走廊又是中华文化最灿烂的地方,“随着我的脚步的深入,整个河西走廊向我打开了门口,有时候写到枯燥,我就翻越乌鞘岭,去采采气。”叶舟说。

叶舟简介:诗人,小说家,现任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一级文学创作。

著有《敦煌本纪》《凉州十八拍》《大敦煌》《边疆诗》《丝绸之路》《自己的心经》《我的帐篷里有平安》《诗般若》《大地醍醐》《西省列传》《纸旷野》《江山北望》《诗年表》《敦煌消息》《秦尼巴克》等诗文集。

叶舟作品曾获得过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小说奖、《人民文学》年度诗人奖、《十月》文学奖、《钟山》文学奖、第四届施耐庵文学奖、第四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等。

来源:红网

编辑:张云帆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