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PM2.5!2025-2029年湖南将打响防治大气污染五大战役

2024-12-31 12:15:58 红网
作者:李璐 编辑:周怡琳
字号:

8c5ffd70c25a42059996d5bee09aba65.png

发布会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2月31日讯(记者 李璐)12月31日上午,省生态环境厅在长沙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盛才介绍,从2025年至2029年,湖南省将聚焦移动源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等领域,滚动开展五大标志性战役,争取全省PM2.5年均浓度每年下降1微克/立方米;到2029年,全省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内;到2035年,达到基本建成美丽湖南的大气环境质量目标。

自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部部署实施以来,全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连续8年开展污染防治“夏季攻势”,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逐年改善。今年截至12月29日,PM2.5年均浓度(35.7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44.5微克/立方米)下降19.7%,优良天数比例(89.4%)增加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气减少57天。

五年内,防治大气污染五大战役轮番打响

根据全省最新的PM2.5源解析结果(移动源是第一大源,贡献占比平均为27.5%;扬尘源是第二大源,贡献占比平均为25.4%;工业源是第三大源,贡献占比平均为23%;其他固定燃烧源、生物质燃烧源、餐饮油烟贡献占比分别为10.6%、8.2%、5.3%)。

王盛才介绍,具体来说,2025年,重点打好移动源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聚焦新能源车推广、高排放车辆和机械淘汰、绿色运输体系建设、船舶岸电使用和机动车达标监管。2026年,重点打好扬尘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聚焦装配式建筑推广、工地扬尘管控和道路清扫保洁。2027年,重点打好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烧标志性战役。聚焦秸秆收储体系建设、市场利用主体培育、秸秆科学还田和禁止露天焚烧。2028年,重点打好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聚焦地方排放标准制定、工业企业深度治理改造和涉VOCs产业集群整治。2029年,重点打好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聚焦监管体系完善、源头达标治理和餐饮服务单位布局优化。

为何“移动源污染防治”首当其冲?

“关于‘移动源’的概念,大家可能有点陌生,其实它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简单来说就是机动车以及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铁路内燃机车、飞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

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吴小平向记者介绍,截至2024年12月,全省机动车保有量为1783万辆,其中汽油车约1100万辆、柴油车81.94万辆,非道路移动机械13.16万辆。加强对移动源排气污染的管控,可有效降低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浓度,是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的主要手段。

从PM2.5源解析来看:移动源是第一大源,各市州平均贡献占比为27.5%。

从污染物排放总量来看:湖南省移动源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年排放量分别为15.4万吨、3.7万吨,分别占全省污染物排放量的49.0%、24.7%;其中重型柴油货车公路运输排放突出,占氮氧化物排放量的44%左右。

从交通结构来看:2023年全省公路货运量占比87.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7个百分点;全省柴油货车保有量64.22万辆,其中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还有9.7万辆;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目前统计只有57.85%;绝大部分柴油货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均未安装在线定位监控装置。

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快绿色运输体系建设

“因此,省委省政府决定将移动源污染防治作为五大标志性战役第一仗。通过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淘汰超标排放车辆和机械,持续推进绿色运输体系建设和移动源监管执法,进一步降低全省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吴小平说。

其中,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记者观察到,方案中包括制定出台省级新能源汽车财政奖补、新能源汽车路权优先等支持鼓励政策,全面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加大公共领域和公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提升领域内新能源车占比;推进公路沿线、农村地区、居民小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景充电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依托“惠购湘车”等活动,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力度,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等。

推进绿色运输体系建设方面,包括推动货物运输绿色转型、提升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和使用率、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等任务。通过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推进“多式联运”“散改集”“外集内配”等运输模式,大幅度提升全省铁路、水路年货运量;通过加强岸电设施标准化、便利化建设和改造,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完成城镇建成区重点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治理,开展储运销环节油气回收专项检查。

在方案推进过程中,湖南将坚持“车、油、路、站”统筹推进,综合运用法治、经济、技术和行政等手段,切实推动移动源污染防治,助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