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岳阳丨以湖为名,向海而生:岳阳“盛湖号”的扩圈计划

2025-07-16 17:08:12 红网
作者:魏麒安 编辑:刘良骏
字号:

175c1a8bb6cd419c82bfcbe8b269e66a.png

□魏麒安

能源作为国家发展的命脉,其安全稳定供应关乎国计民生与经济发展,原油更是其中最具战略意义的核心资源,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之一。而近日,一艘以“湖”为名的岳阳油轮——“盛湖号”鸣笛启航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个内陆城市为何要花重金运营一艘远洋油轮?这看似“不务正业”的举动,实则蕴含着岳阳打造能源强支点布局的深远眼光。

DSC08030_副本.jpg

“盛湖号”。

满载可运输200万桶原油的“盛湖号”,是岳阳首艘30万吨级原油轮,这标志岳阳在国际能源贸易领域迈出了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掌控”的第一步。

过去,出于支付安全考虑,岳阳进口原油普遍采用“到岸交易”模式——即等待载有原油的船舶历经漫长航程、最终抵达中国港口时,买卖双方进行结算付款完成货权交割。而“盛湖号”的运营,标志着岳阳迈入了离岸交易新阶段——当油轮装载原油、驶离港口那一刻,贸易双方完成结算付款和货权交割。这意味着岳阳在原油“出厂”的源头就提前锁定了货物。

这一转变能带来三重突破:其一,企业得以在源头锁定资源,规避国际局势震荡造成原油船舶运费高涨导致运力不可控的风险,抢占市场先机;其二,采用离港结算模式,为原油卖方缩短近半账期,大幅提升其资金周转效率,使岳阳在国际原油这个以卖方主导的市场中赢得稀缺的“优先供应权”;其三,大大缓解运费波动压力,提升岳阳在全球能源化工行业竞争力。

“盛湖号”并非仅仅是一艘船,而是岳阳打通江海联运大动脉、构建自主可控原油物流体系的关键落子。通过逐步打造属于自己的贸易船队,岳阳得以更直接地参与国际能源贸易,确保原油能以更稳定、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内。尤其在当前国际地缘冲突频发扰动全球航运的背景下,“盛湖号”自主运力的价值更为凸显。

此次参与出资运营“盛湖号”的岳阳观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岳阳临港高新区的区属企业,2019年开始进军油品贸易领域。从轻质循环油起步,短短四年间,油品贸易量从90万吨跃升至500万吨,2021年成功斩获湖南省首家成品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另一家湖南致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岳阳临港高新区的民营企业,2024年能源板块营收近200亿元。

可以看到,正是这些企业实力的积累,为“盛湖号”的诞生和岳阳主动掌控能源供应链奠定了坚实基础。“盛湖号”作为地方力量主动融入国家能源安全体系的又一次实践,承载着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象征着地方与国家同频共振、共筑安全基石的共同信念。对于这些企业自身而言,“盛湖号”的运营也带来了一系列积极变革与机遇,推动着企业实现“贸易+物流”转型升级。

此外,岳阳临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建华在起航仪式上表示:“‘盛湖号’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资源型伙伴国家的能源合作,提供了更高效可靠的物流支撑,助力畅通国际能源贸易大通道。”

当前岳阳原油主要源自东南亚国家,而自有船队的灵活性,正为拓展多元供应渠道打开战略空间。这艘巨轮可随时调整航线,对接全球资源伙伴,构建“多源头、高弹性”的进口网络。其高效可靠的物流支撑,大幅提升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岳阳进行贸易往来的信心。

岳阳通过“盛湖号”这一载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能源贸易往来,不仅有助于丰富国家能源进口来源,还能促进岳阳与这些国家在能源技术交流、能源项目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推动双边关系深化,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应对能源市场的变化与挑战。

“盛湖号”的启航,正是新时代中国内陆崛起的生动缩影。当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日益成熟,广袤的内陆腹地正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和模式变革,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能。湖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国家层面也在深入总结内陆开放的成功经验。

岳阳“盛湖号”昭示,地理坐标或许划定了一座城市的起点,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方能锚定它的航向与远方。这艘以湖为名的钢铁巨轮,载着岳阳“向海而生”的雄心,正驶向全球经济浪潮的深处。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