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博主TC“粉”上耒阳:纸都里的人情味暖到心巴了!

2025-07-29 10:38:37 红网
作者:王新凤 程芯 邓正华 卢健 编辑:王敏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新凤 实习生 程芯 通讯员 邓正华 卢健 衡阳报道

当约旦籍百万粉丝博主“TC在中国”操着略带口音却流利的中文,在镜头前对着蔡伦雕像比出剪刀手时,这座藏着千年故事的湘南小城——耒阳,正通过他的镜头,被更多人看见。

蔡伦纪念园:一园藏尽千年纸韵

近日,TC探访耒阳,在蔡伦纪念园触摸历史脉络,于街头巷尾品尝特色腌粉,最终用一句“这座城市的人情味很浓”,为这场文化之旅写下注脚。

“挖了个豆,这位帅哥一定是蔡伦老师!”视频里,TC站在蔡伦雕像前,语气里满是雀跃。对这位来自中东的博主而言,耒阳最耀眼的标签,莫过于“蔡伦故里”——这里是中国四大发明之首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故乡,而蔡伦纪念园正是承载这份历史荣光的重要载体。

走进纪念园,TC首先被“免票入园”的设置打动:“中国,格局👍!”琉瓦飞檐映着绿树碧波,亭台楼阁错落其间,他忍不住感叹“这里像一幅画”。

园内随处可见的英文标识,更让他直呼“老外来这里会很方便”。虽因周一闭馆未能体验古法造纸技艺,TC仍在园内久久驻足:“蔡伦老师改进和推广了造纸术,太厉害了!”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蔡伦纪念园不仅是耒阳人传承历史的“文化客厅”,更是对外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从免费开放的包容,到多语言标识的贴心,这座园子用细节诉说着耒阳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访客的热忱。

腌粉与洋姜:舌尖上的耒阳烟火

“早上有那个腌粉,还有洋姜!”谈及耒阳美食,TC的语气里藏不住满足。在耒阳的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腌粉是当地人开启一天的仪式,也是外地游客必尝的耒阳特色美食。

耒阳腌粉通常以本地早稻米制作的米粉为底,淋上用猪油、生抽、蒜末、辣椒调制的酱汁,再配上各种配菜,最后撒一把葱花,拌匀后米香与酱香交织,香辣爽口。而搭配腌粉的洋姜,经腌制后酸甜开胃,更是解腻神器。

TC一口粉一口洋姜的满足模样,让屏幕外的观众仿佛也闻到了那股独属于耒阳街头的烟火气。

TC的镜头不仅让耒阳美食被更多人看见,更牵动了当地网友的乡土情怀。视频下,满是耒阳人对外地游客的欢迎:“欢迎TC来耒阳,没想到小助理是耒阳人,老乡呀,应该带老板尝一下新市米粉、耒阳粉皮、耒阳清咯汤、耒阳头碗菜,哈哈哈哈哈。”字里行间都是想把家乡美味一一分享的迫切。

小城有大爱:耒阳的“人情味”藏在细节里

“中国每个小城,总会给我惊喜,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TC在视频里的感慨,道尽了耒阳的独特魅力。这份魅力,尤其藏在街头巷尾的人情温度里。

在蔡伦纪念园的走廊下,几位老人家正摇着蒲扇纳凉歇脚,TC笑着走上前用中文打招呼,老人们立刻回以温和的微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小城特有的淳朴。

当他想去蔡伦古法造纸技艺传习所探寻造纸奥秘时,一位路过的老大爷见状,主动停下脚步,用带着湘南口音的普通话比划着方向,细细叮嘱“往前走,马上就到”,直到TC点头明白,才笑着摆摆手离开。

这些不经意的瞬间,让TC深深体会到“这座城市的人情味很浓”:买腌粉时,老板会笑着招呼他“尝尝我们自制的咸菜”;问路时,陌生人会特意领着走一段……不同于大城市的步履匆匆,耒阳的温暖藏在每一次对视的善意里,藏在每一次伸手的热情中,这是耒阳人刻在骨子里的待客之道,也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软实力”。

微信图片编辑_20250729085133.marked.jpg

TC的镜头不仅让耒阳美食被更多人看见,更牵动了当地网友的乡土情怀。

一位网友则真情流露:“欢迎到耒阳,也感谢你们愿意来了解这个地方。看到你们吃好玩好确实也感到开心,虽说小地方很多方面确实比不上大城市,给人的感受可能很普通平淡,但是很多惊喜、愉悦和舒心是藏在平淡的旅途中,这个真的需要自己感受,就像吃到的那口烫皮、驶来的火车和天空的云朵和彩虹,或许是我对脚下的土地的热爱,真心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到我的家乡,下次再来,让我们年轻人带您逛一逛耒阳的风光!”

从蔡伦造纸术的千年回响,到腌粉里的市井滋味,再到街头巷尾的暖心瞬间,耒阳用它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展现着一座小城的厚度与温度。

正如TC在视频结尾的飞吻与邀约:“welcome to 耒阳”,这座既有历史底蕴又不失烟火气的城市,正等待着更多人来读懂它的故事。

来源:红网

编辑:王敏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