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三下乡”:广场舞曲话丰收 稻鱼米香绘振兴

2025-07-06 20:04:06 红网
作者:江婧 编辑:黄河
字号:

图片2.png

溪洲村村民彩排舞蹈现场。陈俊豪 摄

红网时刻新闻7月6日讯(通讯员 江婧)当夜幕降临保靖县溪洲村时,阵阵欢快乐曲声穿透暮色。7月5日晚,吉首大学“法管先声”志愿服务团在溪洲里综合集市“偶遇”了一幕温暖场景:村党总支书记彭玮正与十多名村民踏着节拍,在灯光下认真模拟着插秧、捕鱼、晒谷的动作,脸上洋溢着笑容。“这是为后天‘保靖县乐在人民——全民艺术盛典我们一起晒哇塞’比赛准备的。”彩排结束,彭玮向志愿者解释道,“动作都来自田间地头,跳的是我们实实在在的丰收喜悦。”

欢快的节奏仍在耳畔回响,村民们脸上的笑意让人不禁探寻,究竟是什么让这片土地充满如此蓬勃的生机?而答案,就藏在村后的高山梯田里——这片曾面临土地抛荒困扰的田地,如今在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与村集体的不懈探索下实现“华丽转身”:通过流转整合零散土地,引入“订单农业”模式,精选“1573”“玉针香”等优质稻种,并创新实践“稻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让梯田不仅产出优质稻米,更收获鲜鱼养殖的额外收益,以产业创新为乡村发展注入动能,使高山梯田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绘就出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图景。

图片1.png

志愿者采访村党总支书记彭玮。陈俊豪 摄

这份来自土地的馈赠,在村里的加工厂实现了价值跃升。通过精碾、筛选、分级等精细加工工序,高山稻鱼米的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再配以“溪洲里”品牌的独特设计和专利包装,其市场价值与竞争力随之倍增。如今,这些焕然一新的产品正通过消费帮扶等多元渠道,源源不断地走出大山,成为广受市场青睐的特色农产品。

每逢赶集日,溪洲里综合集市便热闹起来,成为展示和销售本地农特产品的窗口。村里积极尝试“文旅+产业”融合,举办红薯美食节、稻田亲子体验等活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带动了腊肉、菜籽油等农副产品的销售,为村庄注入可持续发展活力。

夜色渐深,排练的村民仍在灯光下一遍遍打磨动作。不远处,星空下的稻苗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泛起阵阵涟漪。“再过些日子,收割机就要下田了,晒场上堆满新谷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大舞台!”彭玮望着稻田,眼中充满期待。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