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图@湖南】中方斗笠:藏在年轻县域的古老技艺

2025-08-12 15:44:11 红网论坛
作者:张昌六 编辑:贺姜华
字号:

nEO_IMG_部分工艺产品及摄影师不舍的精彩  DSC_3687.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二:编织  DSC_0131.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三:上油   DSC_3856.jpg

nEO_IMG_部分工艺产品及摄影师不舍的精彩DSC_3701.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二:编织  DSC_3778.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二:编织 DSC_3816.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三:上油   DSC_9780.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三:上油  DSC_3833.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三:上油  DSC_9834.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四:晒斗笠  DSC_0149.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四:晒斗笠DJI_20250731084622_0009_D.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四:晒斗笠DSC_3760.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四:晒斗笠DSC_3786.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四:晒斗笠DSC_9728.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一:破篾  DSC_0014.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一:破篾  DSC_3772.jpg

nEO_IMG_斗笠编织工艺之一:破篾 DSC_3887.jpg

▲摄影:张昌六

▲图说: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虽建县不足30年,却孕育着传承了500多年的技艺——中方斗笠。这一技艺起源于明末清初,乾隆年间因潘仕权进献宫廷而声名鹊起,成为清代贡品。纯手工制作的斗笠以水竹为材,经七道工序精制而成,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产品远销海外。当地婚俗中,斗笠被视为吉祥信物,寓意风调雨顺、前程似锦。作为五溪文化的重要代表,2006年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方县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斗笠之乡”。

▲提示:《每日一图@湖南》由红网湖湘文化论坛版务团队发起,资深女摄影家胡百闻主编,各级摄影家协会团体与摄影家供稿,红网论坛全程媒体支持,旨在轻量化展示湖南发展变化,快速传播发生在湖南人身边的精彩瞬间。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