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晴高温天气导致湖南多地出现旱情。截至8月27日,全省近30天平均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3成左右,全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7条出现断流,邵阳、娄底、株洲等地局地出现水文中度干旱。
降雨偏少,来水减少,土壤相对湿度偏差,导致干旱发展加强。近30天来,长沙、岳阳、益阳等地降雨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超4成以上,湘潭、衡阳、常德、娄底偏少超3成以上;三口四水来水量偏少3成左右,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较多年同期偏低4米左右。全省624个土壤墒情站有245个土壤相对湿度偏差,其中土壤相对湿度低于50%达到水文中度干旱的有134站。
全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7条出现断流,累计断流河长约196公里左右。断流河流分别为:虎渡河断流44天、藕池河西支断流34天、沩水乌江断流4天、金井河麻林河段断流8天、湘江祁水断流7天、祁水黄狮江断流7天、祁水曹家祠河断流7天。
“湖南季节性干旱明显,7月至10月夏秋连旱最为常见,春旱、冬旱也时有发生。”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相关负责人说。从空间分布上看,洞庭湖平原、衡邵娄丘陵地区、沅水上中游山间盆地地区是我省三个少雨区,衡邵干旱走廊、湘西部分地区是干旱易发区,洞庭湖区也常常出现严重干旱。
全省积极应对旱情,修订完善抗旱保供保灌预案,制定完善水库群调度方案,通过科学蓄水保水提水引水拦水调水,人工增雨作业降水等措施,增蓄水。当前,全省大中型灌区蓄水基本可保障灌溉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