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谷子”,今天你“吃谷”了吗?

2025-08-25 18:10:49 红网
作者:谭苏昕 张紫越 编辑:刘惟烜
字号:

谷子1.jpg

暑期“谷子热”,二次元商圈店铺人气沸腾。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苏昕 实习生 张紫越 长沙报道

“抽到了!”

一声提示音响起,方形盲袋落入自助贩卖机取货口,穿着JK制服的女孩急忙拆开包装,欢呼声夹杂着身边朋友的尖叫声。盛夏的五一广场,路面被晒得发烫,却挡不住“谷子热”在年轻人群里烧得更旺。

据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分析报告》,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超40%,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3089亿元。

60后攒粮票,70后追港星,80后打小霸王游戏机,90后集小浣熊水浒卡,到了00后这儿,闯入了“吃谷”的世界。

暑假期间,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星城长沙的奇谷米次元街区和绮丽次元街区,深入这股热潮一探究竟。

谷子7.jpg

红网记者探访位于热门地段黄兴南路步行街的二次元街区。

这代年轻人的“谷子”

“谷子”,由英文“Goods”(商品)音译而来,在二次元领域,指代以漫画、动漫、游戏等IP为原型制作衍生出的周边商品。

从徽章(吧唧)、海报,到立牌、挂件,再到制作手办、棉花娃娃,购买它们的行为被称为“吃谷”。

这绝非小众圈层的自嗨。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二次元消费需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从2017年的2.1亿激增至2025年的5.26亿,实现近1.5倍增长。

这股热潮背后,是二次元文化的传播和爱好者群体的壮大,更映射了年轻人娱乐消费需求与观念的转变。

大家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拥有,更渴望通过消费获得沉浸式体验和同好社交,建立起“情感链接”。

记者走访了奇谷米次元街区几家客流量较大的“谷子”集合店,如漫库、猫受屋、谷GO、乌丸屋等,发现各类动漫、游戏、小说等周边产品备受追捧,店铺内商品种类丰富,热门IP衍生品成为销售主力。

从商品类型来看,谷子集合店的产品涵盖装饰收藏与实用周边。

一方面是立牌、盲盒、海报、棉花娃娃等,满足粉丝对IP角色的收藏需求;另一方面则是马克杯、抱枕、雨伞等实用周边,将IP元素融入日常用品,兼顾观赏性与实用性。

谷子4.jpg

Z世代年轻群体成为“吃谷”主力。

热门IP是每家店的“香饽饽”。

记者观察到,游戏类中,《原神》《第五人格》《明日方舟》《恋与深空》《光与夜之恋》等作品的周边占着显眼位置。动漫类则以《排球少年》《蓝色监狱》等热门番剧衍生品为主,这些IP凭借高人气,吸引了大量消费者驻足选购。

据店员介绍,角色生日、节日等特定节点,是“谷子”销售的高峰期,相关主题的徽章、立牌等产品往往一上架,便吸引大量粉丝购买。此外,店铺十分注重倾听顾客需求,会根据粉丝反馈,针对性地补充此前未上架的“谷子”品类。

记者注意到,这里大多是Z世代年轻群体,他们对这类商品的兴趣较高,其中不乏家长陪同前来购买的未成年消费者。

“我不了解这些,今天逛街经过这里,孩子想进来看看。”在秋子谷子店门口等待孩子的王女士坦言,自己虽然不清楚孩子为什么喜欢这类商品,但只要在合理范围内,会尊重孩子的爱好。

这份代际间的理解,也是“谷子经济”蓬勃发展的社会基础之一。

在今年天猫“618”期间,玩具潮玩行业6个品牌销售额破亿元,“谷圈”诞生十余个千万元级单品。当方寸世界的热爱与实体经济碰撞,便燃成了一股火。

谷子6.jpg

父母陪孩子挑选也不少见。

从指尖到掌心

随着二次元文化的普及,谷子集合店正成为年轻群体消费与社交的重要场景,而大热IP的持续影响力,也推动着周边市场的蓬勃发展。

“一个用来装饰‘痛包’随时观赏,另一个不拆包装,当作收藏好好留着。”在墟弥Goods店铺内,常来街区的周女士说,她偏爱徽章(吧唧)和透卡类产品,有时候遇到喜欢的,会特意多买一个。

“背着它去漫展会遇到‘同担’(喜欢同一个角色的人)来打招呼,一下就有了共同话题。”周女士向记者展示自己的“痛包”(指挂满人物徽章和玩偶周边的包包),挎包透明塑料膜里面排列着满满的徽章,每一枚都印着她钟爱的游戏角色。“看到别人背着‘痛包’,也会好奇看一下是什么IP。”

这样的“以物会友”,是不是对部分年轻人孤独感的一种治愈方式呢?

通过“痛包”上的元素,爱好者们快速识别彼此的共同爱好,无形中拉近了距离,也让个人对IP的热爱在互动中得到更多共鸣。

记者还发现不少游客正拖着行李箱逛街区,来自衡阳的林小姐便是其中一位,她专程来长沙参加漫展。

“把喜欢的角色周边摆在房间里,就像虚拟世界里的陪伴有了实体寄托。”林小姐谈起自己钟爱的棉花娃娃,“就像自家孩子一样。”

对爱好者而言,角色、剧情只能透过屏幕看到,但握在手中的徽章和摆在眼前的立牌,能让那份心动、共鸣与牵挂变得可触可感。

谷子9.jpg

年轻人在街区里玩转Cosplay。

“抽盲盒,图的就是拆盒的惊喜,线下才有氛围。”二次元爱好者小黄还提到,部分限定产品仅在线下发售,这也是她专程到店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线下消费的即时性与场景感,往往更容易催生购买冲动。

“线上看图片会在犹豫时就放下了,但线下总忍不住付款,事后也不觉得后悔,反而觉得幸好买了。”小黄认为,这种在真实场景中产生的“即时联结”,让线下消费成为了她释放二次元热情的直接方式。

如今,在这座充满青春活力的星城,长沙以多元包容的氛围和巨大的人流量,为越来越多的二次元消费新地标提供了肥沃土壤。

听完小黄的推荐,记者又来到了位于坡子街长沙中心印象城的绮丽次元街区,虽然这里规模比奇谷米次元街区小,但店内客流密度丝毫不输奇谷米次元街区。

绮丽次元长沙街区运营负责人桃子介绍,2024年开业至今,街区客流量稳步提升,日均销售额翻了2到3倍,原创市集规模从10个摊位扩至约40个。

谷子3.jpg

现场大采购。

“吃谷”不宜撑太饱

“我爸说这破玩意不值钱,最高价拍出上百万,这波打脸来得太快!”

前阵子,中国潮玩品牌泡泡玛特旗下玩偶IP“LABUBU”(拉布布)在全球爆火。在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全球唯一的薄荷色LABUBU以108万元落槌价成交。

炒股还不如去炒谷?在不少网友调侃“消费降级”的今天,这样的“天价谷”价格却能直逼高档奢侈品,仿佛成为了二次元群体的“炒谷”。

同时,在飞速扩张的风口之上,新兴产品存在监管盲区,“谷子”质量如何保证,也值得深思。

谷子8.png

8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网络截图)

8月25日,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以来,全国海关拦截了涉嫌侵权LABUBU的产品183万件。

记者还了解到,不仅各种原创的二次元形象在版权维权层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一些小型的创作者或工作室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法律资源,也难以有效维护自己的版权。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的消费市场中,“谷子经济”已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潮玩手办热销、虚拟商品火爆、宠物经济升温……消费新势力的崛起,展现着当代消费者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将内心的情绪需求“兑现”为真金白银的消费行为。

“潮玩、动漫等产品带来了愉悦和放松,成为情绪寄托。当代消费者正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渴求,盲盒玩偶的收集行为本质是情绪代偿。”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多次公开谈到,社交媒体充当放大器,短视频催化小众情绪为群体共鸣,“情绪经济”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谷子2.jpg

“谷子”满墙,店员正整理今日产品。

小“谷子”,大市场。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潮玩经济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在近五年里逐年增长。其中,2025年上半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7500余家,同比去年上半年增长16.6%。

傍晚时分,街区霓虹灯亮起粉紫色的光,背着“痛包”的女孩满载而归。自助贩卖机前,又有几个年轻人围着屏幕挑选盲袋,新的惊喜正在掉落。

最后,记者走进国金街的泡泡玛特旗舰店购买了一只手办盲盒,价格69元,这个系列有12款。拆开一看,正是心里默念的那只“最不好看的”。气不过,转身回去拿了第二个。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