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10日郴州讯(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邓和明 胡霞)9月9日晚19点30分,嘉禾县新城区嘉滨湖民俗文化街舞台灯光璀璨、人气汇聚,2025年“声动嘉禾・悦享群文”群众文化展示系列活动在此盛大启幕。这场文化盛宴以首场非遗花灯戏展演拉开序幕,将本土文化魅力与群众艺术热情深度融合,为全县人民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
作为系列活动的“开篇好戏”,当晚上演的嘉禾传统花灯剧《错中缘》,以生动剧情与鲜活演绎打动全场观众。剧目讲述了家境贫穷的书生李少华与姑娘张秋莲相亲相爱,而张秋莲的父亲爱财,给女儿找了个万贯家财但缺德缺才的蠢子丁三点;母亲爱权势,为其女儿找了个有权有势十分丑陋的大麻子宋田。张秋莲生日当天、李少华、丁三点、宋田三人同时来相亲,一女三郎在此场景下发生争执,最后告到县衙。判官最终给予判决:二老包办乱许婚,收人彩礼须赔清。丁宋公子愿退亲,另择佳人去相亲。少华秋莲结同心,老爷当堂来举婚。整场展演由经验丰富的民间花灯剧团倾力呈现,演员们以精湛的唱腔、细腻的身段,既还原了传统花灯戏的经典韵味,又展现出这门非遗艺术在当代的鲜活生命力。
作为嘉禾文化的“活化石”,嘉禾花灯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与独特的艺术价值。它最初以传唱民歌为起点,采用童子装扮丑角、旦角对唱的“对子调”形式,随着表演内容不断丰富,逐渐融入人物故事,发展为以小旦、小丑为主角的“两小戏”。此后,受昆剧、祁剧等成熟剧种的艺术滋养,“对子调”进一步拓展为小戏、中戏、大戏,故事情节愈发曲折完整,表演形式也日趋完善。同时,嘉禾花灯戏始终扎根民间,广泛汲取嘉禾民歌的韵律、民间故事的养分,最终形成了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其剧目内容多聚焦劳动人民及下层人物的生活百态,既敢于批判不公、歌颂真情,又充满诙谐风趣的生活气息,因此深受群众喜爱,成为嘉禾人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2009年,嘉禾花灯戏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本土文化传承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石。
本次系列活动是一场持续近四个月的“文化狂欢”,活动从9月9日起至12月23日,每周二晚准时与群众见面,节目内容涵盖“雅”“俗”“古”“今”各类艺术形式,既有歌唱、舞蹈、器乐演奏、朗诵等大众喜闻乐见的现代文艺节目,也有戏剧(花灯戏)、禾仓拳、南岳神狮、嘉禾舞龙、民间杂技等承载本土历史记忆的传统技艺展示,更有旗袍秀、书画展示等兼具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的特色内容。
据主办方介绍,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设计,系列活动不仅为基层群众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进一步激活基层文化活力,让非遗技艺、本土民俗在常态化展演中得以传承,让群众在参与和观赏中提升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