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的螃蟹丨省委书记带队上海揽才,是满满诚意更是发展信心

2025-09-28 14:40:59 红网
作者:刘玉先 陈彦兵 编辑:罗倩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玉先 陈彦兵 上海报道

在上海的高校学子圈中,“湖南”成为了热词。

9月27日,湖南“组团”到上海引才——“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上海站专场推介大会举行。

图片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上海站专场推介大会现场。(朱丽萍/摄)

现场,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向上海的学子发出热情邀约:“我在湖南等你们。”

推介会上,沈晓明化身为三种“身份”。

首先是“湖南推荐官”。他在致辞中详细解答了“大家为什么相信湖南”。

然后是“大朋友”。他亲切地称呼现场的学子们为“朝气蓬勃的‘小朋友们’”。

再次是“新湖南人”。沈晓明说,“欢迎湖南的莘莘学子学成回家、建设家乡,也欢迎不是湖南但喜欢湖南的‘小朋友们’和我一样,做一个新湖南人。”

三种身份的背后,其实是湖南的诚意“三幕”。

第一幕:学生坐C位,领导坐后排

坐落于市中心的上海展览中心,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中显得有些“古色古香”,这幢有70年历史的建筑,是沪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上午10点,展览中心中央大厅座无虚席,连走廊上都站满了学子,他们来参加“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上海站专场推介会。

图片

▲推介大会座无虚席,连走廊上都站满了学子。(朱丽萍/摄)

现场,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师生代表,被安排在前排就座,而湖南省直单位、各市州负责人及用人单位代表则居于后排。

这一细节,呼应了湖南“让人才坐C位”的信号。

不止诚意,更有实招。湖南组织511家用人单位,为上海学子带来17686个优质岗位,覆盖事业单位、国企、民企等多种类型,部分岗位年薪超过50万元。

图片

▲职业指导服务区,职业导师们为求职者提供咨询服务。(朱丽萍/摄)

沈晓明在推介中细数湖南三大优势:

产业基础坚实,就业机会多——

国家41个工业大类中,40个大类在湖南有布局。全省形成了6个万亿级、17个千亿级产业体系,不管什么专业的学子都能在湖南找到发展舞台。

城市功能完善,生活品质高——

以长沙为代表的湖南城市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调性,是典型的“三线城市生活成本、一线城市生活品质”。

图片

▲“三线城市成本、一线城市品质”的长沙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创业环境优越,创业机会多——

湖南有优越的创业环境,从政策、基金、孵化器、导师等7个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湖南有信心和决心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创业的目的地。

“看着大家青春的面庞,就像看到了无数充满力量、等待破土的‘金种子’。湖南愿意当好哺育‘金种子’的那片土地。”沈晓明说。

推荐会上,沈晓明还分享了过去50年来全球年轻人口流动的一个规律:低成本已经成为决定年轻人流向的重要因素。

他说:“中国的趋势我们也一样看得出,第一阶段的大学驱动型,代表性的就是北京的中关村;第二阶段知名企业驱动型,代表性的是杭州的阿里巴巴周边;第三阶段成本驱动型,我现在还没有能够看出来,在中国低成本驱动下的热门城市会在哪里,但我相信会在湖南、会在长沙!”

第二幕:省委书记暑期到上海“打前站”

这次湖南在上海的引才活动,其实有“预热”。

就在上个月,沈晓明到上海的三所高校调研。随后,上海几所高校的负责人分批到湖南举行会谈。

双方你来我往,互动频繁,为本次引才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

图片

沈晓明与上海这些高校的这5轮“互动”中,每次都提到了一个词“省校合作新模式”,其中重点说到了人才培养。

就在这次“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上海专场活动期间,湖南省政府分别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将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力争打造一批省校合作的样板和示范。

图片

▲8月7日,沈晓明来到复旦大学调研。(图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上海,是湖南此次出省引才的第一站。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行动在国内一共分为7站,省内长沙站的招聘活动,已于9月21日在中南大学体育场举行。

从9月下旬开始,湖南将陆续前往上海、北京、西安、武汉、成都、南京等城市,面向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开展专场集中招聘,并且,是由湖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带队。

图片

▲9月27日,上海地铁“智汇潇湘”人才号主题专列启程。

9月24日,有媒体对湖南引才的评价上了热搜榜——全国“撒网”,这个人口大省拼了。

第三幕:不止offer,更是合伙人邀约

上海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

9月27日早上8点半,“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专场招聘会上海站刚刚启幕,各个展位前便迅速聚集起来自上海近40所高校的学子。

他们手持简历,或仔细阅读岗位介绍,或与用人单位代表交流,积极寻找机会。

图片

▲招聘会现场,用人单位展位前挤满了求职者。(朱丽萍/摄)

在复旦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大四学生何柯乐看来,这场招聘会“特别热闹,非常劲爆”。

作为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她在上海求学期间很少遇到家乡如此大规模来沪招才,“原以为要回湖南才能和HR线下聊天,现在学校旁边就能和家门口的公司沟通,太方便了。”

针对上海站的招聘会,湖南精心组织,提供的岗位类型多样。

既有机关事业单位的体制内岗位,央企、国企、民企等企业岗位,“四大实验室”等科研岗位,还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实习岗位,以及面向志在创业的青年提供的创业工位。

也就是说,无论是工作、创业,还是实习,来湖南都有机会。

岗位信息全面对接湖南“4x4”现代化产业体系,湖南13条重点产业链中,有30多家“龙头”企业来现场招聘。

另外,从薪酬水平看,年薪50万的岗位有60多个。

长沙万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拿出年薪超过100万元的工作岗位,招聘大模型、算法类的博士生。

该公司创始人吴太兵,曾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在这次推介会上“现身说法”,期待更多英才了解湖南、选择湖南、扎根湖南。

图片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上海站专场推介大会现场。(朱丽萍/摄)

赵同学是河南人,明年博士毕业。这次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了5份简历来参加招聘会。

没想到,她“一投就中”,和湖南省人民医院“相中了”,并当场签约。

湖南省人社部门特批、湖南省人民医院组织现场考核,保证了这次签约的高效率。

为什么选择湖南?她说,“非常打动我的是湖南的人才政策和科研保障,湖南省人民医院给了我非常好的博士后科研平台。”

她也说出了一个小心愿,非常期待来长沙爬岳麓山。

图片

▲招聘会现场。(朱丽萍/摄)

上海交通大学的李佳靈同学说,招聘现场除了产业蓝图和薪资水平,更吸引人的或许是关于生活补贴、人才公寓、创业支持等细致条款。

她认为,选择一个城市,不仅要能安放职业理想,更要能安顿好每一天的生活。而湖南尤其是长沙,在这次宣讲中展现出的“软魅力”,恰恰回应了这种普遍关切——如何有品位、有温度地工作和生活。

正如上海财经大学数据新闻专业的洪逸格同学所说,湖南的引才行动,与其说是一份offer,倒不如说是一份沉甸甸的未来合伙人邀约,“我们相信,在尊重创新、渴求人才的土地上,每一次奔赴都会有回响,每一份青春都不会被辜负”。

文末gif.gif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