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湘丨“湘超”启幕:不只是一场球赛,更是湖南体育发展新动能

2025-09-07 09:55:02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作者:恒光 编辑:黄瑞婷
字号:

7日的长沙贺龙体育场注定要被球迷的呐喊声填满。暌违数年后,财信金控2025湖南省足球联赛(“湘超”)在这里拉开大幕。首场长沙与娄底的揭幕战,一方面是场上22位运动员之间的较量,一方面也是两座城市足球文化与球迷热情的交流。这项赛事,释放出湖南重视足球运动的强烈信号。当14个市州的球队踏上赛场,98场精彩的赛事,早已超越了体育竞技的范畴,成为解码湖南体育、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新钥匙。

“湘超”的“诚意”,首先藏在14座焕然一新的体育场里。从益阳市奥林匹克体育场换上符合卫星直播标准的LED灯,到凤凰县民族体育运动中心升级观众座椅与更衣室,每一处改造都紧扣“赛事需求”与“市民体验”。

过去不少市州的体育场馆或闲置,或使用率低迷,而“湘超”的举办,让这些硬件设施真正得到充分利用。此外,“湘超”的举办还将带动赛场周边的餐饮、住宿和零售等行业发展。可以说,这场赛事早已不是“踢完就走”,而是串联起“观赛+消费”的体育新场景,为湖南体育旅游融合写下生动注脚。

比场馆建设更让人欣喜的,是“湘超”开门办赛的底气。不同于以往小众圈子的“自嗨”,这次球员选拔真正做到了“全民参与”: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只要怀揣着对足球的热爱,都能站上“湘超”的赛场。这种开放包容的选拔机制,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感受足球的魅力,也为湖南足球注入了无限活力。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湘超”规定:每场比赛必须有不少于3名16-18岁中学生同时登场。要知道,在湖南湘涛解散后,湖南职业足球曾陷入空白,而“湘超”的这一规定,相当于为湖南足球“摸家底”:通过13轮常规赛、多轮淘汰赛,能精准发掘青少年人才,为未来职业俱乐部的落地积蓄力量。当草根球员与青少年球员同场竞技,赛场不仅有对抗的激情,更有湖南足球“薪火相传”的希望。

“湘超”的“湘味”,更刻在每一个文化符号里。联赛Logo用“三”“四”两字幻化出“湘”字,既呼应“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又暗含“三湘四水”的地域情怀;吉祥物“湘湘”以红嘴相思鸟为原型,喻指湖南足球深厚的群众基础,“超超”则融合超级水稻与青少年球员形象,藏着“粮食大省”的骄傲;就连队服都是一本“湖南风物志”:长沙队的红白色调对应湘江水与火辣性格,湘潭队的莲花纹路象征温暖希望,衡阳队的“祝融圣火”传承楚地文化……这些设计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而是让每一支球队都成为城市的“移动名片”。当球员们穿着带有家乡印记的球衣奔跑,赛场便成了地域文化交流的舞台。

全媒体的“造势”,让“湘超”未开赛先火。据了解,湖南省主要媒体设立赛事专区,大小屏联动打造立体传播格局,甚至连热身赛上都能看到球迷整齐的旌旗方阵与特色助威服。这种热度不是偶然:“湘超”没有把宣传局限在“踢好球”,而是深挖“情感共鸣”。比如,报道草根球员的故事,讲述青少年球员的成长,让球迷不只是“看比赛”,更能“懂球员”“爱球队”。省足协提前召开球迷会议强调文明观赛,更显专业:既要热度,也要秩序,这样的氛围才能让“湘超”的品牌真正深入人心。

此次“湘超”的举办,还成功借鉴了江苏“苏超”的办赛经验。比如,借鉴苏超的“玩梗文化”,网友调侃“比赛第一,长沙第十四”“十三个充电宝战长沙”……这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不仅没引发争议,反而让赛事更具亲和力;再比如,联动文旅部门推出“通关文牒”——球迷凭球票可免预约逛岳麓山、橘子洲,享酒店景区优惠,无票市民也能在“第二现场”参与“长沙进球即时优惠”活动。如果说,苏超证明了“一场球赛能火一座城”,那么“湘超”则要结合湖南的文旅优势,把“观赛福利”变成“城市吸引力”,让赛事成为游客了解湖南、走进湖南的新理由。

图片

当然,“湘超”承载的不只是“一场比赛”的期待,更是湖南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尝试。过去湖南体育不乏亮点,但缺乏一个能持续吸引关注、带动消费的“龙头赛事”。“湘超”通过“常规赛+淘汰赛”的赛制设计,拉长赛事周期;通过“湖南好物”消费专区,让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通过降低参赛门槛,让全民健身理念落到实处。在笔者看来,当长沙的球迷为进球欢呼,当张家界的赛场迎来外地游客,当青少年球员在“湘超”赛场种下足球梦想……这场赛事早已超越体育本身,成为推动湖南体育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

今天,当贺龙体育场的哨声响起时,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场精彩的揭幕战,更是湖南足球的“新开始”。“湘超”也许暂时还不是“顶级赛事”,但它带着“湘味”、怀着“诚意”、握着“机遇”——它让湖南人重新爱上足球,让城市因赛事更有活力,让体育与文化、旅游真正“拧成一股绳”。

未来,当赛场上的青少年球员成长起来,当升级的场馆成为市民们日常健身的好去处,当“体育+”的融合模式不断成熟,我们会发现:“湘超”不只是一场赛事,更是三湘大地上涌动的“体育新动能”。而这份“湘味”十足的探索,也终将成为湖南体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