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腹地的古楼村。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楚湟 通讯员 李洪华 邵阳报道
从邵阳市洞口县城驱车十几公里,进入雪峰山腹地,群山纵横、云雾缭绕,漫漫茶海荡漾开来,轻柔绿毯铺展远去,这里便是古楼村。
祁双正在整理村史馆展板。
2024年12月28日清早,我们就被古楼村满山遍野的茶园深深吸引,一垄垄茶树如绿色的波浪般起伏。不远处,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古楼村村史馆正在修建中,湖南科技大学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祁双穿梭其间,忙里忙外。
祁双反复打量着一面新增的隔墙,用手指轻轻划过木质隔板边缘,对现场的施工人员说道:“师傅,这面隔墙与梁柱没有平齐,还有点缝隙,得麻烦返工调整一下,否则会影响村史馆的布展效果。”
村史馆吸引村里的学生过来参观。
施工人员面露难色,搓了搓手,说:“祁老师,这是按照标准工艺去做的,差不了多少,再说,返工的话代价不小啊。”祁双摇摇头,语气坚定地说:“哪怕是微小的瑕疵,在日后都可能留下遗憾。所以我们不能放过每一处细节,要尽量做到完美。”
一栋古风木质结构的村史馆落成。
说罢,祁双打开设计图纸,再次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设计示意图和预期效果,以及需要调整的地方,每一个线条的走向、每一处色彩的搭配、每一种元素的位置,他都烂熟于心。在祁双的耐心沟通和解释下,施工人员心服口服,于是立马返工处理。
焕然一新的古楼乡中心学校。
交接完手头的工作后,祁双便领着记者来到古楼乡中心学校。
2023年5月,经过组织推荐选拔,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祁双,成为了驻古楼村帮扶工作队的一员。
“古楼乡有6个村,人口有6400多人,这是全乡唯一的一所学校,现有379名学生,35位老师。”祁双指着山坡上的古楼乡中心学校说。这也是他驻村走访的第一站。
祁双对古楼乡中心学校操场改造的设计稿。
“之前的运动场泥泞坑洼,下雨满场泥、晴天一地灰,孩子们难以有效地开展体育运动。”对于古楼乡中心学校当时的情景,祁双记忆犹新。
教育帮扶从何起笔?在时任湖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唐亚阳的直接指导和推动下,古楼学校操场改造成为“落子处”。
祁双团队现场对接操场改造方案。
于是,祁双凭借着城乡规划专业的积淀,立即着手操场改造的方案设计,力图在有限的场地优化空间、拓展功能,最大限度满足使用需求。经过与县教育局、古楼乡中心学校的深入沟通,设计方案不断优化,最终定稿。
期间,驻村帮扶工作队到省、县争取资金支持,解决“后顾之忧”。马不停蹄,说干就干。经过3个月的精心施工,一个崭新靓丽的运动场呈现在大家眼前。建成当天,祁双也异常兴奋,看着自己的设计作品在古楼这片土地建成,他一口气在新操场上奔跑了5公里。
操场改造前后对比图。
如今,古楼乡中心学校提质改造后的运动场,平坦整洁,舒适完备,设有200米环形跑道和篮球场、羽毛球场,还有单杠、双杠、沙坑、乒乓球台、主席台、风雨棚等设施设备。不仅如此,学校闲置的食堂还被改造成7间教师宿舍,并开设了读书角,添置了图书、器材设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也一应俱全。
孩子们斗志昂扬地在运动会上奔跑。
祁双至今清晰地记得,在新运动场上举行田径运动会的场景,那是古楼乡中心学校史上首届运动盛会。孩子们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在场地上尽情地奔跑、跳跃,嬉戏、打闹,开心兴奋是写在每个孩子脸上的幸福表情,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焕然一新的运动场,是湖南科技大学驻村教育帮扶的一个生动缩影。
除了硬件建设外,湖南科技大学还大力支持古楼学校软件建设,派遣研究生志愿支教团开展常态化教学,派遣教育专家指导教研教改和课题申报等。2024年,古楼乡中心学校教育评估跻身洞口县前十名,实现历史性跨越。
“经过湖南科技大学的帮扶,尤其是新操场的投入使用,不少流失的学生又返校就读,还吸引了不少周边的孩子过来上学。”古楼乡中心学校校长刘薇欣慰地说,这样一来,不仅大大改善了乡村中学环境,还解决了学校课程建设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祁双的驻村工作日记。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与每个家庭、孩子息息相关。古楼乡中心学校的蜕变,让祁双心中生出了更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相对于高校教学工作,驻村帮扶给了祁双一种全新的体验。从驻村的第一天起,祁双就坚持编写《驻村工作日志》,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复盘,遇到的问题、处理的过程及结果,他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记录。
记者翻开日志发现,除走访、参会、交流、党建等各种记录外,还有手绘设计图草稿以及对驻村工作的所思所想所悟。在驻村一年半多的时间里,祁双手写了4大本日志,并同步制作了约25万字的电子版本,便于编辑和保存。此外,还每天编写一页驻村画册,以图文并茂形式真实再现驻村的点滴。
“刚到古楼村走访的时候,大多数村民,还以为我是给他们盖房子、做拆迁的。”祁双说,城乡规划可以说既是“美容焕颜”,更是“问诊把脉”,要找到痛点难点堵点,再结合区位、特色资源、产业等实际情况,以及村民、农业企业、村镇等多方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出务实管用的空间规划,来激发潜能、动能和效能。
古楼村满山遍野的茶园。
古楼村种茶历史源远流长,其茶叶种植始于隋代,盛于明代,明洪武年间更是凭借卓越品质被封为贡茶,自此声名远扬。岁月悠悠,古楼村的茶香从未消散,时至今日,这里家家皆有茶园,户户皆通制茶之法,茶文化早已深深融入每一户村民的生活之中,成为古楼村独特的文化标识。
祁双入户走访。
古楼厚重的历史文化、较好的产业基础,让文化和旅游融合有了天然的基础。为了答好“文化+旅游”这道命题,经过深入的调研和思考,祁双主笔撰写了《茶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获评湖南省教育厅精准帮扶典型案例。
祁双正在安装《古楼记》展板。
不仅如此,古楼村还拥有着光辉灿烂的红色历史,“红军赠刀防匪患”等诸多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在这里口口相传,见证着那段红色峥嵘岁月。祁双充分利用编写村史的契机,多方走访村里的老人、学者以及相关历史见证者,广泛收集各类文献资料、民间传说和实物遗迹等信息。经过不懈努力,他系统梳理了古楼村独有的“贡茶文化”和“红色文化”,将那些散落于岁月长河中的珍贵记忆精心串联起来,编写了4言、520字、尾字押韵、颇具气势的《古楼记》。祁双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方式,讲述村里的风土人情、生活物产,让历史鲜活起来、让文化广为传播。
驻村以来,祁双和队友密切配合,紧紧围绕“提高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消费帮扶有声有色、庭院经济注入活力、科技小院成功申报、支教团队成绩斐然、志愿服务形式多样、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如今,古楼村游客中心、民宿选址及设计、村史馆、学校教学楼重建等,都有祁双奔忙的身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祁双只是众多投身乡村振兴火热实践中的一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程中,还有无数像祁双这样的驻村工作帮扶队成员,他们怀揣着专业知识和人生理想,满腔热忱地奔走在田间地头,以心为笔、以情为墨、以力为纸,一笔一划勾勒乡村发展新貌,全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幸福画卷,让乡村大地处处绽放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