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湖南2.9万个村级党组织中已实现巡察2.4万个,覆盖率达82%
◇湖南探索在全省20个县市区中各选取1个重点村,由省委巡视组直接提级巡视并形成常态化机制,直抵一线“解剖麻雀”
◇为避免增加基层负担,湖南制定了对村巡察“负面清单”,明确不得层层召开进驻见面会、动员会和反馈会,不得随意扩大参会人员范围、层层陪会,现场巡察简化程序,务求实效
◇湖南各地做实“巡改一体”,做到“条条线索有回应,项项整改有落实”,及时将问题化解在基层,充分运用巡察成果提升治理效能
湖南省怀化市委巡察干部在麻阳县步云坪村开展巡察问题整改“回头看”,查看惠民政策落实情况,了解村民诉求(2024年12月4日摄) 林洋摄
时逢冬日,在湖南省醴陵市长庆街道长庆寺社区,60岁的居民吴从秋对家门口新修的马路连声称赞:“‘泥巴路’变宽阔水泥路,出门再不用担心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咯!”
2024年9月,巡察组进驻这里开展对村巡察。发现问题、提出方案、立行立改……两个多月时间,长期困扰20多户村民的出行“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对村巡察,是巡视工作深化发展的重点方向,事关群众最贴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首次将村(社区)党组织纳入县级党委巡察范围。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深入推进对村巡察工作。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湖南省扎实推动巡察全面向基层延伸,积极开展对村巡察,在穿透力、精准度和系统性上下功夫,让巡察监督“触角”直抵基层“神经末梢”,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政治保障。
目前,湖南2.9万个村级党组织中已实现巡察2.4万个,覆盖率达82%;发现问题17.9万个,移交问题线索6289件,一起起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被严肃整治,一项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提级巡村 直抵一线
“季节性缺水等民生问题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活了,村两委班子干劲足了,村里面貌焕然一新。”细数村里近两年的变化,长沙县路口镇上杉市村党总支书记陈鹏言语间满是感慨。上杉市村曾经是湖南省级贫困村,也是连续多年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遗留问题多、信访矛盾突出,各项考核排名倒数,是典型的“问题村”。
转折发生在“提级巡村”之后。2022年,十二届湖南省委第三轮集中巡视县市区期间,湖南探索在全省20个县市区中各选取1个重点村,由省委巡视组直接提级巡视并形成常态化机制,直抵一线“解剖麻雀”。上杉市村即是其中之一。
“探索提级巡村,一方面有力推动上级监督力量下沉,破解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另一方面为基层推进对村巡察工作打样板、作示范。”湖南省委巡视组副厅级巡视专员邓洁说。
在上杉市村,省委巡视组入驻后,走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与党员、村民小组组长、信访户等深度访谈,实地察看村级工程、农田水利设施等现场,为村里的发展把脉问诊。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主动作为不够,对产业帮扶项目的前期调研不足,后期跟踪不到位……”“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不力,有的片区居民大面积季节性缺水……”省委巡视组提出11项个性问题和5项共性问题。巡视问题严肃整改后,上杉市村走上发展快车道。
“省委巡视组用‘铁脚板’丈量乡野,也激励我们转变工作作风,改变过关心态,不断提高工作标准。”路口镇党委书记冯城说,接受提级巡村之后,当地要求镇村干部每周花两个半天时间走村入户,察民情、听民意。2024年,路口镇公众满意度调查排名跃居全县第一。
长沙县纪委常委、县委巡察办主任张先坤介绍,省委巡视组不仅指出问题,也指导工作方法,让基层巡察机构更精准抓住对村巡察工作重点,提升监督靶向性。
提级巡村,既“以上看下”解决具体问题,也“以下看上”发现共性问题。湖南省委巡视办综合提级巡视成果,形成村级债务、乡村振兴共享贷风险防范等专题报告,为加强基层治理提供参考;梳理乡村振兴领域的15个方面共性问题下发市县,督促对未巡村开展未巡先改、同类同改。
在省委提级巡视示范引领下,湖南各市州已对1005个重点隐患村开展提级巡察。长沙市通过提级巡察,推动雨花区白竹村将86户农民安置房落实到位。永州市基于提级巡察发现的农村“一卡通”资金发放不规范、不及时、不足额等问题,推动对全市20个“一卡通”项目资金发放情况开展专项治理。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应用好提级巡村方式,下好‘跳子棋’,深化‘级差’监督,破解常规巡察巡不深、巡不透问题,推动对村巡察工作带有更多‘泥土味’。”湖南省委巡视办副主任吴晖说。
因村施策 精准巡察
对村巡察,涉及问题点多面广。不同的村,发展水平、矛盾问题不尽相同,巡察过程不能搞“一般粗”。记者采访发现,湖南在对村巡察过程中注重因村施策,突出精准高效,有力提升巡察质效。
精准分类,科学配置力量。湖南将全省村级党组织分为一般关注类、风险关注类、重点隐患类,并及时动态调整,以“一般村简单巡、复杂村重点巡”为原则,做到一类一策、精准发力。“对于体量规模大、集体‘三资’富集、涉农项目密集、信访问题集中的村,重点配置巡察力量,力求巡深巡透。”湖南省委巡视办副主任刘浩说。
湖南各地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个性化巡察监督清单。比如,怀化市对经济富裕村,突出查找“三资”管理、工程和项目建设等问题;对经济薄弱村,重点看基层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问题。再如,桂阳县结合自身县域发展特色,在“三类”基础上,进一步将全县村级党组织细分为矿产富集区、烟业主产区、水库移民区、山地发展区和近郊发达区等“五区”,推进差异化巡察,力求更精准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精准指导,突出巡察重点。巡察之前,向相关部门点对点收集信息,提前分析研判被巡村惠民利民政策落实、“三资”管理情况等;巡察过程中,坚持紧盯“三资”管理、“四议两公开”和“五不公”(分配不公平、村务不公开、选举不公正、处理不公道、群众不公认)开展监督……记者在湖南省委巡视办编印的“极简版”《湖南省对村巡察流程指引》中看到这些细化要求。
“《指引》优化精减工作流程30项,较之前减少近60%,精准指导市县把握各个环节怎么巡、察什么。”湖南省委巡视办巡察指导处副处长李平衡说。
株洲市纪委常委、市委巡察办主任任吉钊介绍,株洲市编印指导巡察工作的业务“小红书”,以政策清单、权责清单、风险清单等规范指导巡察工作,并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搭建村级监督数据共享平台,帮助快速查找“病灶”。
为避免增加基层负担,湖南制定了对村巡察“负面清单”,明确不得层层召开进驻见面会、动员会和反馈会,不得随意扩大参会人员范围、层层陪会,现场巡察简化程序,务求实效。
精准动员,促进群众参与。“村委会给力吗?村干部靠谱吗?惠农资金到手没有?”在沅江市阳罗洲镇东新村,巡察组每到一户,就与群众深入交流,便利群众提意见、吐心声。
对村巡察能不能见实效,群众参与是关键。湖南在工作部署中,坚持“做老百姓看得顺的事,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通过广泛张贴巡察公告、利用“村村响”广播和村民微信群等方式提高巡察知晓率。
巡察组入驻后,每村走访入户不少于50户,广泛搜集了解基层情况。同时,结合屋场夜话、院坝会等方式,配合“码上巡”小程序,拓宽群众参与监督渠道,让群众对村里事敢说、方便说。
湖南省娄底市委第十三巡察组对娄星区石井镇朝阳村开展提级巡察,这是巡察干部以屋场会的形式了解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2024年3月18 日摄)王智雄摄
监督联动 长效护航
近日,在湘乡市月山镇石柱村,党员干部和村民正火热清理沟渠、整修山塘,为开春农事生产做准备。“2025年,村里签约2000多亩订单农业种植水稻,签约价格高,大家干劲满满。”村党总支书记杨勇热情介绍。
干群一心抓发展的好局面,对石柱村而言来之不易。“2022年7月的对村巡察发现,多数党员群众对村两委工作不满意、不信任,选举、债务、资金使用等方面的信访问题突出。其背后原因,指向前两任村党总支书记虚报套取财政资金、操控基层选举等严重问题。”湘潭市委巡察办联络科科长李丹介绍。
巡察组将线索转交纪检部门,湘乡市纪委监委迅速查处,先后有5人受到党纪处分,2名村干部被免职。此后,村两委班子“大换血”,齐心协力强党建、引项目、搞建设,实打实的变化让群众认可度越来越高。
记者了解到,湖南健全完善“巡纪联动”机制凝聚监督合力,通过快查快办、集中整治,一批“蝇贪蚁腐”问题被严肃查处,乡村振兴底色更“清”。
在醴陵市均楚镇青山村,村里的萤石矿场运输矿砂的货车经常重载碾压、抛撒扬尘。村民白天开不了窗,出门要戴口罩,相关问题反映了数年都未解决。“我们在推动巡察整改中发现,征用土地、修建道路所涉及的钱、地、人、事等问题复杂,一些干部和部门存在畏难情绪。”醴陵市纪委常委、市委巡察办主任姚宁说。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株洲市委巡察机构重点督办,醴陵市统筹村级道路建设项目,给予政策和技术支持;均楚镇组织筹措修路资金,协调矿场做好道路除尘;青山村村干部上门做好群众工作,协调出让道路建设用地。在各层级、多部门共同努力下,不到半年时间,这条曾经的“问题路”变成了民生路、暖心路。
群众反映问题后,盼望能见到成效。湖南建立“镇村一体、以镇为主”的对村巡察整改工作机制和职能部门联动整改会商机制,做到简单问题立马改、复杂问题联动改。同时,坚持“巡察一次、教育一片”,着力补齐制度漏洞,以看得见的变化提升群众满意度。
2024年以来,湖南共推动各市县“短平快”高效解决“一间房、一座桥、一口井、一条路、一盏灯、一张卡”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00多个。
聚焦涉农重点工作和问题“易发点”,湖南把对村巡察与纪委监委涉农领域问题专项整治一体纵深推进,持续提高问题发现的质量和问题整改的力度。
农村集体“三资”点多面广,容易滋生“微腐败”。2024年,湖南启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对村巡察。目前,共清理整顿问题合同3816份,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管理、民主理财、村财审计等制度1794项。
2024年,湖南围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通过专项巡察+专项整治,发现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9万个,移交问题线索2457件,推动立案132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31人、移送司法14人。
“我们坚持‘一起做工作’理念,做好‘贯通结合’文章,与纪委监委以及涉农、涉财政、涉项目、涉民生等有关部门对接监督内容,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形成信息共享、整改共抓、成果共用机制。”湖南省纪委常委、省委巡视办主任罗智斌说。
湖南各地做实“巡改一体”,做到“条条线索有回应,项项整改有落实”,及时将问题化解在基层,充分运用巡察成果提升治理效能。湘潭市围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基层干部队伍管理等主题形成5个专题报告并推动应用,系统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株洲市在巡察问题整改中,按照问题整改成效、制度完善情况和群众满意度等15项评估指标,进行打分与等次评定,对整改效果欠佳的及时开展“回头看”。
2024年11月,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对村巡察工作推进座谈会。当月,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湖南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对村巡察工作质效的十条措施》,提出系统梳理对村巡察工作突出问题、提前谋划制定下届党委对村巡察工作专项规划等工作要求。
“接下来,我们将把对村巡察作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强化谋划部署,深化协作配合,推进对村巡察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效,久久为功护航乡村全面振兴。”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双全说。
(《瞭望》2025年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