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湖南丨“家底”厚实 “家人”厚道

2025-02-25 12:02:18 湖南日报
作者:肖畅 李妍 易鑫 编辑:何佳璐
字号:

修正药业集团首次在湖南落子项目,半年内便从一期扩至二期,投资额从4亿元追加到18亿元,奥秘在于合作方——

“家底”厚实 “家人”厚道

【项目名片】

修正药业集团(以下简称“修正药业”)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于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茯苓科技产业园的生物医药项目,是该集团在湖南落子的首个生产项目。

项目总投资18亿元,规划建设集质检办公研发中心、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与趁鲜加工中心、中药饮片加工中心、药品制造中心、医药销售中心、药食同源大健康食品加工中心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打造修正药业集团全国中南区域总部。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

修正药业靖州项目开工仪式。靖州融媒供图

【投资故事】

2月24日,怀化靖州茯苓科技产业园,工人忙碌、机器轰鸣,修正药业首个在湘投资的生物医药项目,建设正酣。

目前,该项目一期科研楼、仓储楼正抓紧施工,制剂楼、提取楼已经封顶。未来,这里将形成以茯苓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集群。

修正药业30年前在素有“中国医药城”之盛名的吉林省通化市“呱呱坠地”。

2022年,已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修正药业,将目光投向湖南西南边陲的一座山城——怀化。

一北一南,2600公里的距离,修正与怀化何以能成功“牵手”?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该集团董事长修涞贵,援引唐代诗人王昌龄在怀化所作诗句,表达双方的这一缘分。

1.真诚为上,青山明月喜相逢

故事,还得从2022年的秋天说起。

地点:杭州。修涞贵在此查看一落地项目进度。

此时,炎暑已消,淡淡桂花幽香,掠过鼻尖;被染得金黄的无患子树,窸窸作响;千岛湖静静流淌,鱼儿翻跃,又弄皱一池清波。成群的飞鸟,划过湖面,衔来南方山城的“信笺”——怀化招商团要前来洽谈项目。

集团虽计划在全国加速布局中医药产业项目,但对这个叫作怀化的城市,修涞贵坦言,当时脑海里除了“芷江受降纪念坊”,其余并不深刻。

客从远方来。双方坐定,客套话少说,开门见山谈正事。

“我们希望寻找合作空间,共同实现企业与地方发展共赢……”

“怀化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但经济体量还不大,与沿海城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靖州茯苓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但技术含量不高,不少还处在初加工阶段……”

没有夸夸其谈,而是直面短板,修涞贵被这群山城人的质朴与坦诚感动。

交谈之中,修涞贵得知,湖南正加快培育大健康产业,打造“湘九味”道地药材全产业链。怀化,作为“中国药材之乡”,有中药材资源2340种,蕴藏量居湖南省第一;23个品种入选《湖南省道地药材目录》,占全省的65.7%。

最让修涞贵惊喜的是,集团对茯苓等中药材需求量大、品质要求高。而有“中国茯苓之乡”之称的靖州,是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最大的茯苓加工交易中心,拥有全国最完整的茯苓产业链条,是中药生产企业的向往之地。

茯苓加工贸易中心。陈俊名 摄

初次会面,双方交谈甚欢。随后几个月,怀化招商团多次赶赴通化、北京等地,与修涞贵面谈。

真诚为上,脚步为亲,青山明月喜相逢。

2023年6月7日,双方达成战略共识。10天后,签订合作协议,修正药业投资4亿元,在靖州建设生物医药项目。

修正药业项目签约现场。王璨 摄

2.投资加码,两次让地传佳话

合作共识已达成,项目具体在哪落脚?背后还有不少故事。

修正药业集团(湖南)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昭明介绍,双方最初签订的投资额是4亿元,但是后来项目不断扩大,半年内一期变二期。当地又两次让地,有着不少感人的情节。

2023年,曾昭明和修正药业考察团抵达靖州。摊开地图,位于茯苓科技产业园中南部、面积约40亩的一地块,引起了考察团的注意。

该地块已完成征收、土地平整,又邻近园区管委会,周边配有茯苓加工交易中心、冷链仓储物流中心等,符合项目快建设、快投产的预期。

靖州茯苓科技产业园。靖州融媒供图

靖州却犯了难:该地块已规划建设茯苓菌种厂。

让!靖州领导层随即拍板。

这一头,当地领导携另外几套用地方案,敲响菌种厂负责人的门。另一头,园区组建专班,一对一服务公司的注册、证件办理、项目施工等工作。

修正药业与怀化“牵手”后,“红娘”曾昭明也有了新“头衔”——修正药业集团(湖南)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上任伊始,他就遇到了件又喜又忧的事。

可喜的是,湖南将大健康产业纳入“4×4”现代化产业体系,怀化将医药健康作为该市5大主导产业、3大特色产业集群之一予以重点打造。2023年底,修正药业决策层看中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潜力,以及地方政府培育医药产业的决心,决定将项目用地从40亩扩大到300亩,投资额从4亿元追加到18亿元。

靖州马园中药材种植基地,蜿蜒的公路两旁种植的是茯苓、黄精、玉竹、白及、杜仲等中药材。田文国 摄

忧的是,项目变更,规划、选址、设计等得立马翻新。尤为棘手的是,相中的一连片地块,已被另一家企业购买。

让!几经斟酌,靖州领导层再次拍板,并备好协商方案,与对方企业洽谈。

这头,园区专班分工合作,就地更新手续、北上修正药业总部参与工艺方案设计、2个月内完成土地报批与征收……

2023年7月7日,修正药业集团(湖南)药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2023年10月20日,生物医药项目开工。

3.并肩同行,乐把他乡作故乡

于同帅,吉林通化人,在修正药业集团负责项目施工已10年有余。

2024年9月28日,他坐着南下的高铁抵达怀化,继而辗转靖州,就任修正药业集团(湖南)药业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初秋的靖州,空气依然燥热。山岭间,松树、杨梅树、板栗树成片站立,郁郁葱葱;稻田里,禾苗青青,随风摇曳,泛着绿光。

最“热”的,要属茯苓交易市场。市场内,一袋袋鲜茯苓在计量称重;市场外,一辆辆来自湘滇桂黔豫等地的卡车排起长队。

茯苓交易市场一片繁忙景象。靖州融媒供图

虽对靖州营商环境有所耳闻,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于同帅对地方政府服务企业的力度,仍存有疑虑。

稍作安顿,没过几日,于同帅负责的生物医药项目一期,便遭遇“卡壳”。

原来,东北幅员辽阔、一马平川,以往,于同帅负责的北方项目,施工时大多直接从地面纵向下挖1.5米左右,便可启动主体建设。而湖南丘陵山地较多,地质复杂,惯用的施工方法,无法应对喀斯特地貌、溶洞等特殊情况。继续蛮干,施工成本增加不说,工期至少延期2个月。

工作专班了解情况后,没等于同帅开口,便带着他去园区其他项目“取经”。几轮“切磋”下来,于同帅掌握了新的施工方法,眉头舒展。

没过多久,于同帅又遇到新难题:项目急需四五千方土方,人生地不熟,去哪儿找?专班立即协调其他在建项目,帮助于同帅运回土方,且未增加项目一分钱成本。

修正药业集团(靖州)生物医药项目建设现场。靖州融媒供图

目前,生物医药项目一期的制剂楼和提取楼已经封顶,预计今年6月投产,可年处理中药材量约2000吨,带动当地茯苓从农产品初加工跨向精深加工。

惺惺相惜、并肩同行,在工作,更在生活。

吃不惯湘菜,专班四处打听,找来擅做面食的厨师;闲暇时无去处,专班邀约一同在园区员工活动中心打球、健身、阅读……从“陌生人”相处为“对接人”,再到“朋友”“兄弟”,身在异乡,于同帅说,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刚来时的疑虑,打消了吗?”记者问。这个东北汉子呵呵一笑,“说句心里话,没有疑虑,只有满意!”

【服务者说】

用好“家底”做优服务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吴展树

“十方九苓,七出靖州。”“世界茯苓看中国,中国茯苓看靖州。”

茯苓,是靖州发展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厚实“家底”,也是吸引医药企业来此落户的金字招牌。

坐吃山会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聚焦茯苓全产业链升级,我们构建了“种质研发-标准种植-精深加工-健康产品”的完整产业体系。依托全国首个茯苓深加工省级产业集群,已建成涵盖中药饮片、保健食品、生物制剂等领域的现代化生产线,开发出茯苓多糖口服液、即食茯苓等50余款高附加值产品。

打造全要素保障体系,我们创新推出“茯苓产业服务包”:实行“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配套500亩茯苓产业专属用地,首创“菌林共生”立体开发模式,允许企业通过林地经营权质押获取融资。建立茯苓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湖南农大共建“产学研用”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从菌种选育到产品检测的全流程技术支持。设立茯苓交易中心,交易量占全国70%以上,形成全国茯苓定价风向标。

推行全周期服务机制,我们为投资者定制“三个一”服务:一个项目专班跟进,一套审批流程图解,一张要素保障清单。创新“产业服务官”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6个月开工、1年投产、1年入规”的进度管控,配套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七通一平”前置建设。建立茯苓企业诉求直通车平台,实现政策咨询24小时应答、行政审批3日办结、生产要素按需配置,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用好“家底”、做优服务,我们一直奔跑在路上。我们相信,政府用心、企业携手,医药大健康产业迎来的,必将是百花齐放的春天!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