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
红网时刻 通讯员 罗思祺 郭方香 衡阳报道
春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团聚和放松的美好时刻。然而,对于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麻醉手术部的医护人员来说,春节却只是日历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标注。在这看似“平凡”的背后,蕴藏着他们沉甸甸的责任与始终如一的坚守。他们奔跑在生命的第一线,默默为患者保驾护航。
节假日期间的手术多为急危重症,这是对科室应急流程的检验。为了确保春节期间的医疗质量安全,南华医院手术室在春节前就对应急物资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准备。从仪器设备的检查调试,到器械耗材的充足储备,再到值班人员的合理安排,每一项工作都经过了周密的部署。在人员配置上,科室不仅维持了原有的值班力量,还特别增设了10名听班人员,确保他们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严阵以待,随时响应召唤。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每当急诊铃声响起,手术室团队便如同紧绷的弦一般,迅速进入备战状态,迎战每一个挑战。
除夕夜,3岁的刘宝宝不慎被电梯夹伤右手食指,导致食指离断。家属发现后,立即将孩子送往南华医院进行救治。情况紧急,为确保患儿能够迅速得到有效治疗,医院手足外科团队迅速启动了绿色通道。经过检查评估,患儿立即被送往手术室实施手术。虽然儿童的断指再植存活率较成年人高,但由于小孩的血管口径小,且越往手指末端越细,手术技术难度极大。特别是对于指尖的手术,血管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当时已经是晚上11点,医生不仅要克服体力上的困乏,还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手外显微镜下吻合如同头发丝般的血管。每一针都是对医生眼力、耐心和技术的极大挑战。在麻醉手术部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手足外科医生迅速进行止血、固定骨骼、缝合肌腱、吻合血管神经等一系列精细操作。历经近4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修复了患儿的断指。当观察到食指血运正常、颜色红润、温度适宜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这次手术不仅不负家属的期望,也避免了患儿因手指残缺而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创伤。
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紧急电话的响起,南华医院手术室的抢救工作通宵达旦。仅除夕夜当晚,手术室就共接收了15台急诊手术,其中10台为手外伤患者。通宵手术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他们疲惫的双脚仿佛被无形的责任感牵引着,每一步都踏出了对生命的敬畏。面对一张张被病痛折磨的面容,即便在手术室的紧张与忙碌之中,医护人员也始终不忘以温柔的话语和细致的举动为患者送去最真挚的关怀与温暖。一句句轻声的问候、一个个鼓励的眼神,都是对患者最好的慰藉。
大年初三的清晨,手术室再次接到紧急通知,需要进行一台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血管疾病,手术成功率因病情类型而异。一旦发生主动脉夹层,后果将非常严重。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在无影灯下,医生、护士、麻醉医生等团队成员各司其职、紧密协作,他们的身影在明亮的灯光下显得异常专注而坚定。他们以精准的操作、严谨的态度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全力守护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为了让更多的人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南华医院麻醉手术部及各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共同协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那盏明亮的无影灯,不仅照亮了手术台,更照亮了医护人员心中那份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