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秦帅彬 邵阳报道
河长制工作是守护河湖生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024 年,大祥区深入贯彻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以强化组织机制保障、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全覆盖综合整治为总体工作思路,全区干部全员参与,确保河长制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大祥区航拍图。
组织体系完善,责任落实到位
自全面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大祥区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省、市相关部署要求。通过强化组织机制保障,构建起了坚实的河长制工作架构,区委书记、区长担任总河长,明确各单位、部门责任,完善河长会议、巡查、信息报送等7项制度,为工作推进筑牢了根基。在组织体系方面,建立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共有专职河湖长141人,民间河湖长17人,河道专职保洁员16人,树立公示牌82处,实现了对全区8条河溪、5座小Ⅰ型水库的全覆盖管理,确保每一段河流、每一座水库都有专人负责,真正做到了守水有责、守水尽责。
多形式覆盖,营造共治氛围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大祥区积极参加省、市级培训会议,召开区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等主要领导会议,加强理论学习与宣传发动,让河长制工作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标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在全区重点危险水域树立防溺水安全警示牌,并在各大媒体平台积极报道巡河动态,借助“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主题活动开展大型宣传,激发了群众参与水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形成了多方共治的良好格局,汇聚起了全社会共同守护河湖生态的强大力量。
巡河护河常态化,问题整改有力
全覆盖综合整治是大祥区河长制工作的关键举措。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县乡村河长库长履职办法》开展巡河、护河,做到问题及时发现、交办与处置,全年共计开展巡河3437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8起,处理网上舆情5起,完成上级交办问题14起。在河湖治理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因河施策,扎实推进治理工作。加强河流两岸生态环境修复,推进水域岸线管控,确权划界5条河流;对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日常清四乱行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清理河道、垃圾,拆除违规建筑,整治非法种植面积,恢复河道生态;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完成污水设施建设,从源头杜绝污水直排;建成邵阳市大祥区湘商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推进河库常态化立体化监管;开展山区河道划界工作,积极响应上级要求,以扎实的举措推动河湖治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大祥区河湖面貌焕然一新,河道保洁常态化进行,美丽幸福河湖创建成果显著,样板河建设成效突出,智慧河湖监控平台的建立更是为河湖管理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让河湖管理更加科学、精准、高效。
展望未来,大祥区将继续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坚持问题导向,采取超常规举措,解决水环境突出问题,确保河(湖)长制工作落地落实。进一步压实河湖长制政治责任,强化专业能力,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加强保障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经费到位,为河湖管理提供坚实支撑,持续书写河长制工作新篇章,让大祥区的河湖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大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