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湖南丨巴陵古城,文旅融合向“新”行

2025-05-23 10:59:24 人民网
作者:刘宾 编辑:廖轩仪
字号:

洞庭湖畔岳阳楼。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洞庭湖畔岳阳楼。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依长江、抱洞庭、纳四水,湖南岳阳,揽山水之美,得人文之胜,钟灵毓秀,文脉流长。

回望历史长河,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行吟于汨罗江畔,问天求索;范仲淹挥毫泼墨写就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李白、杜甫、孟浩然等文学大家,在此留下“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经典诗句,在浩瀚文海中,熠熠生辉。

2500多年来,岳阳如诗如画。而今,古城有新韵。近年来,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中,岳阳坚持“破界生长”、向“新”而行: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文旅新体验;坚持生态优先,打造绿色发展新名片;积极培育新业态,激发文旅新活力。巴陵胜状,且看今朝。

当千年名楼拥抱时下AI浪潮,会给游人带来怎样别致而深刻的游览体验?

随着夜色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晕染开来,变幻的光影开始点亮岳阳楼景区,一场沉浸式走读诗境剧场《今上岳阳楼》拉开帷幕。

廊檐下,范仲淹手书的《岳阳楼记》逐句浮现;一本《范文正公文集》摆放于古色古香的书桌上,一旁是笔墨纸砚,游人齐坐于桌前吟诵;石径曲折通幽,绿树掩映,沿路有身着古装的人挑着花担、提着灯笼,吆喝叫卖,与游客互动。此情此景,仿佛穿越千年时光,循着范公的足迹而来。

沿石径前行,进入“把酒临风”剧场,全息技术动态呈现了范仲淹寻找写作灵感的场景。星辰辉映,骤雨、雷电交加,范仲淹对话李白、孟浩然、白居易等先贤诗人,挥笔写就《岳阳楼记》。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岳阳楼夜游演艺的一大亮点。”《今上岳阳楼》制作方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先进投影技术与裸眼全息影像技术联动,景区内的亭台、碑廊等实景,在光影加持下,变成一幅幅虚实交错的画卷,为游客营造出一个可以边欣赏、边游走、边互动的全方位沉浸式剧场环境。

“很震撼!就像进行了一次时空穿梭,参与感很强。”游客张先生在沉浸式感受了《今上岳阳楼》演出后说。借助数字媒体艺术创新表达,观众不再是置身在外的游览者,而是进入场景中,化身为范仲淹、滕子京的挚友,成为千年前那段历史的“后来参与者”。

科技赋能文化传播,带来全新旅游体验。今年“五一”期间,岳阳南湖水上运动中心的无人船、水上飞龙、水上飞船和平江县石牛寨的“绝壁天梯”、岳阳县张谷英乡村美术馆、科技体验馆等诸多项目“上新”,备受游客青睐。即将焕新开馆的洞庭湖博物馆,将推出演艺项目《洞庭幻境》沉浸式5D生态剧场,打造“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湖南文旅融合发展新地标。

新技术为岳阳文旅产业发展插上翅膀。良好的生态环境,则为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厚植沃土,奠定坚实根基。

初夏时节,岳阳江豚湾,岸芷汀兰,一碧万顷。

江豚湾以前是华龙码头。“过去,这一片砂石乱堆,尘土飞扬,污水横流。”自小在江边长大的邓铁牛回忆道。

经过改造,脏乱差的砂石码头获得新生,如今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幅碧波荡漾、江豚逐浪的如画美景。曾经的见证人邓铁牛,现在是江豚湾景区的一名巡护员。每天,络绎不绝的游客慕名来景区旅游,听他讲述这片长江岸线生态蝶变的故事。

岳阳襟江傍湖,拥有16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是湖南省唯一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肩负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桥头堡”的重任。近年来,岳阳拆除沿江小散码头泊位42个,提质改造码头泊位66个,整治长江岸线66.3公里,长江岸线复绿2.9万亩。

鱼跃鸟飞是生态环境持续变好的最佳证明。目前,全市野生麋鹿种群数量达到250多头,洞庭湖江豚数量超160头,洞庭湖越冬水鸟超40万只。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鸟的欢歌成为这座古城的新名片。

在拥抱科技浪潮、厚植生态优势的同时,岳阳还积极推进“文旅+”业态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暮色渐沉,似火晚霞倾泻在洞庭湖浩瀚湖面。湖畔的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青石板路上人影绰绰,热闹非凡。

该街区2023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历史建筑59处,传统风貌建筑30处,传统街巷13条,工业遗存多处。近年来,按照“市井生活老照片、江湖名城新客厅”的规划定位,遵循“建筑原真性共享、文化多元性共存、建筑多样性共呈、原居民与商业和谐共生”的原则,岳阳对街区进行了提质改造。

随着“洞庭渔火季”大型文旅活动的持续举办,目前,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了餐饮、零售、民宿、文化、艺术等业态入驻,实现了“文化+旅游+商业”融合发展,年游客量超过500万人次。

接下来,岳阳将以举办湖南省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围绕洞庭南路“洞庭湖畔·诗意生活”“洞庭之群·湖系生活”定位,吸引更多人来此,在老街巷的一砖一瓦中,触摸千年文脉;在洞庭夕照的美景里,览江湖之胜;在烟火升腾、唇齿留香间,感受古城韵味。

今年“五一”假期,岳阳围绕“江湖气、洞庭景、岳阳味”,推出了100余项特色活动,涵盖文化体验、自然观光、亲子互动、演艺娱乐等领域,进一步激活区域旅游市场活力。移动信令大数据建模分析,假期5天,全市接待游客293.43万人次,仅次于长沙,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51.11%;游客总花费28.17亿元,同比增长54.54%。

长江奔腾,洞庭浩荡。岳阳,这座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化名城,正成为许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江湖交汇处的岳阳。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江湖交汇处的岳阳。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江豚湾。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江豚湾。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岳阳中华大熊猫苑里憨态可掬的熊猫。谢语欣摄

岳阳中华大熊猫苑里憨态可掬的熊猫。谢语欣摄

《今上岳阳楼》演出。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今上岳阳楼》演出。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晚霞映洞庭。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晚霞映洞庭。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岳阳张谷英村。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岳阳张谷英村。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