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首届中国(沅陵)·中华书山诗词大会圆满举办

2025-10-05 19:33:11 红网
作者:毛晶 谭笑嫣 编辑:肖拓
字号:

9.jpg

“2025首届中国(沅陵)·中华书山诗词大会”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0月5日讯(通讯员 毛晶 谭笑嫣)10月5日,“2025首届中国(沅陵)·中华书山诗词大会”在怀化沅陵县中华书山文思广场圆满落幕。大会由中共沅陵县委、沅陵县人民政府、怀化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共同主办,中共沅陵县委宣传部与芒果研习文化科技(湖南)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大会以“诗藏万卷书山,礼承千年智慧”为主题,依托中华书山作为“伏胜藏书”故事起源地的文化底蕴,融合诗词竞技、礼仪展演与文化体验,呈现了一场贯通古今、诗礼交融的文化盛宴。

情景开幕:舞剧演绎再现文脉源头

3.jpg

活动现场。

4.jpg

活动现场。

活动在原创情景舞剧《伏胜藏典·文脉之源》中拉开序幕。舞者以生动的表演,重现了秦时儒生伏胜冒死将《尚书》等典籍藏于二酉山的历史场景,把中华书山承载的文化精神具象呈现,带领观众走进华夏文明源流,也为整场诗词大会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调。

知名主持人欧阳夏丹、魏哲浩联袂主持诗词大会,沅陵县委书记刘向阳,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一级作家李少君,中共怀化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胡臣等嘉宾先后致辞,表达了对大会的祝贺与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期待。

诗台竞技:三轮比拼尽显选手才情

6.jpg

活动现场。

7.jpg

活动现场。

本届诗词大会总决赛汇聚了海内外20位优秀的诗词爱好者。他们中既有年仅12岁便屡获全国诗词比赛奖项的少年肖佳怿,也有热爱中华文化的尼泊尔籍女选手雷若华;既有创作多部历史小说的机械设计师向云浩,也有来自西藏墨脱的乡村基层干部顾聪聪。尽管背景各异,却因对诗词的共同热爱而齐聚于此。

赛事评委团阵容专业,由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彭崇谷,中南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嘉宾杨雨,《诗刊》社编辑部副主任彭敏以及《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雷海为组成,全程为选手表现提供专业点评。比赛分“酉水寻踪”“艺境逐臻”“书山论剑”三轮环节,逐步推进,全面考察选手的诗词积累、理解能力与应变水平。

在“酉水寻踪”环节,选手围绕关键词展开联想抢答;“艺境逐臻”则以情景双人对抗形式,要求选手依据画面线索精准匹配诗句并解读内涵;最后的“书山论剑”环节上演“超级飞花令”,选手连续四轮高强度对决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经过激烈比拼,最终评选出了本届大会的冠军“书山状元”蔡涅、亚军“墨林榜眼”张俊慧与季军“诗苑探花”肖佳怿。所有20强选手均获授“中华书山推荐官”称号,大会还颁发了“云上摘星奖”“最佳风采奖”等多个奖项。

乐交融:古今对话展现非遗魅力

8.jpg

活动现场。

大会突破传统赛事形式,以四幕原创情景舞剧串联全场,形成“诗舞相融”的独特叙事。从《伏胜藏典·文脉之源》启幕,到《藏典成山·众诗来朝》再现历代文人朝圣书山的盛况,《古音流转·艺承千年》通过伏胜与辰河高腔传人的跨时空对话,展现非遗艺术的永恒魅力;《文脉不朽·山水新篇》则带领观众走进现代沅陵,感受文脉在当代的延续与焕新。

百人合颂:仪式传承凝聚时代精神

压轴环节中,全场嘉宾、选手、各界代表与荷花池小学学生共同合诵《中华书山赋》节选。“学富五车兮,兴国之志可昭日月;书通二酉兮,安邦之怀必襟天地……”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诵读声,与古藏书洞、万卷岩遥相呼应,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将活动推向高潮。

5.jpg

活动现场。

从古到今,诗词的长河从来不是一人的独行,而是无数读书人、研究者与创作者以智慧共同汇成的文化星河。它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也绘就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图谱。

礼仪传承:启蒙与成长共筑精神根基

此次大会也注重传统礼仪的当代实践。10月4日上午,中华书山文思广场先后举行了“发蒙礼”与“成人礼”。发蒙礼通过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明志等环节,引导孩童感受学问的庄严与文化的深厚;成人礼则依古制行“三加三祝·冠笄之仪”,青年学子通过叩拜先贤、书写志愿等流程,明确成长的责任与家国的担当。

1.jpg

活动现场。

这两场一脉相承的礼仪活动,不仅是对传统仪式的复原,更是以现代方式激活文化基因的有益探索。从启蒙到成人,中华书山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礼仪教育体验,让千年礼仪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为青少年的精神成长注入文化力量,也展现出传统文化不竭的时代生命力。

文旅融合:书写新时代文化样本

2025首届中国(沅陵)·中华书山诗词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场精彩的诗词赛事,更是一次深入的文化寻根与自信表达。在伏胜藏书的故地,追溯千年文脉,也让诗词传承更具历史厚度与文化使命感。此次大会以怀化沅陵中华书山为实景舞台,以诗词为语言,以礼仪为行为,系统构建了“文化+旅游+教育”融合发展模式,为沅陵打造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名片,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沅陵经验”。

未来,怀化沅陵中华书山将继续作为人文荟萃之地、学业祈福之所,吸引更多人在登临中感悟文明,在诵读中承接智慧,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文化篇章。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