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稻草,近年来全面禁烧与综合利用措施硬、效果好,不仅确保田野里‘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同时每年为村集体带来了1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近日,雨湖区鹤岭镇云龙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杨成效介绍,今年全村的稻草与往年一样应收尽收,成为附近养殖户的抢手货。

云龙村“两委”负责人杨成效(左)在存草点叮嘱防火、防潮工作。
深秋时节,谷已入仓、草也移田,驾车在云龙村各处行走,无论是相对平坦宽敞的“大垄”中,还是高低起伏的梯田间,目之所及,既没有露天焚烧稻草的迹象,也无留存田间的大宗碎草。部分田块中有村民在移栽油菜、蔬菜苗,或利用碎草露天培育食用菌赤松茸;还有部分靠近山脚的田块,因地表浸水比较丰富,收割晚稻后产生的碎草无法回收利用,已被村民就地蓄水沤肥。
走进云龙村原长龙学校大门,只见大大小小的房间里、走廊上,全部是码得整整齐齐的草捆,整体高约两米,每捆草重约15公斤。杨成效介绍,这些稻草已被附近的规模养殖户订购了,作为牛羊越冬饲料储存,每捆售价5元。他说,2022年,村集体筹资购置了一台碎草打捆机,与村内一家规模种粮主体合作回收利用稻草,除去机械、油料、人工等各项成本开支后,村集体每年净收入超10万元。
此外,云龙村“两委”积极争取镇属稻草打捆回收机构支持,同时吸纳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稻草回收,确保全村早、中、晚稻每茬稻草应收尽收。
云龙村共有稻田3900亩,每年双季稻面积超过2200亩,主要依托10家规模种粮大户生产经营。在持续开展多年的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中,村“两委”在努力做好稻草回收利用文章的同时,严格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部署要求,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禁烧责任机制。全体村、组干部包片负责宣传引导、监督巡查、劝阻灭火等具体事务,并充分发挥村民群众积极性、及时举报违规焚烧秸秆行为,还在村内适当位置设置了3个电子监控点,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秸秆禁烧体系。今年,云龙村“两委”又筹资购置了一台无人机,在收割季节安排专人进行空中监控,省时、省力、效率高,为进一步落实镇党委、政府提出的“1530”秸秆禁烧应急处置要求(1分钟发现、5分钟响应、30分钟扑灭)增添了强劲力量。
杨成效表示,唯有疏堵结合、双管齐下,才能又快又好地达到秸秆禁烧目标。村“两委”及全体村民将持之以恒在稻草回收、综合利用上下功夫,确保粮食生产与秸秆禁烧两手抓、两手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