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定格遗产之美 影像讲述张家界故事——第三届世界遗产摄影大展背后的温情与力量

2025-11-22 16:58:23 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覃宵 编辑:廖秋萍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覃宵 张家界报道

光影为媒,对话世界。近日,“镜头里的世界遗产・家门口的视觉盛宴——中国・张家界第三届世界遗产摄影大展”在张家界启幕,来自58个国家、234处世界遗产的2000余幅影像作品齐聚一堂,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艺术价值与人文温度的视觉盛宴。在众多精彩作品中,五位本土摄影师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用镜头捕捉张家界的自然之美、发展之变与人文之暖,每一幅影像背后都藏着一段动人故事。

4762e86dea1033a5acf6a0ec18fce2ab.jpg

秋染峰林(覃文乐 摄)

三十年坚守,绘就人文自然交融画卷

“武陵山区的秋天是大自然的调色盘,而湘西苗族服饰的红、黄等支系色彩,是最鲜活的人文印记。”覃文乐介绍,此次创作打破传统风光摄影的单一呈现模式,从苗族服饰中提炼鲜明色块,与峰林的线条韵律相融合,让自然山水与民族文化在镜头下碰撞出独特火花。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张家界的秋日盛景,更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背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密码。

73c628dcc6a46d5c2a0172496f6e0b2d.jpg

乡村梅园焕新颜(胡英 摄)

七年耕耘,见证乡村蝶变网红打卡地

胡英的“乡村梅园焕新颜”,记录了一个贫穷村落的七年逆袭。“2018年第一次来到这里,道路泥泞、房屋破旧,谁也想不到如今会成为网红打卡地。”胡英回忆,她持续跟踪拍摄当地新农人的创业历程,见证了荒芜山地在七年精心培育下,变身梅园的奇迹。每到花期,漫山梅花吸引数万游客慕名而来,带动民宿、餐饮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这幅作品以真实影像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成为张家界推动文旅融合、助力共同富裕的缩影。

fc96f9bdcf63d4fb3763aedb08bf7211.jpg

情满湘超(彭立平 摄)

晚霞为幕,定格体育激情与城市荣光

“情满湘超”的画面中,贺龙体育馆的绝美晚霞与沸腾人潮相映成趣。摄影师彭立平至今记得那个热血夜晚:9月14日,2025湘超联赛张家界队主场迎战永州队的首场比赛在此举行,两万球迷涌入场馆,桑植民歌与呐喊声交织,梯玛舞、茅古斯舞轮番上演,最终球队3:3战平对手,用热血诠释体育精神。“当晚霞染红天际,球员们在场上奋力拼搏,观众席上的荧光棒汇成星河,这一刻,体育与城市荣耀紧紧相连。”彭立平按下快门,将这份属于张家界的体育激情永远定格。

559fcaa8d6653af7e7fa6fc104266922.jpg

轮椅上的光影共绘(张玉林 摄)

无障碍之路,让自然之美触手可及

张玉林的《轮椅上的光影共绘》,传递着张家界最温暖的包容性。画面中,几位肢残人士坐在轮椅上,用手机认真拍摄眼前的奇峰秀水。“以前总觉得张家界的山高路险,直到体验了景区的无障碍设施,才圆了看山的心愿。”一位受访者的话,道出了作品的核心内涵。近年来,张家界出台全国首部景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地方性法规,打造三条精品无障碍游览线路,3A级以上景区实现无障碍卫生间、通道全覆盖,让特殊群体能够顺畅融入自然。这幅作品不仅记录了轮椅上的观景瞬间,更彰显了张家界旅游环境的人文关怀与包容性。

f6145169be9fc5ab63fcf03739fb3db2.jpg

庸城十五不夜天(宋卫红 摄)

灯火璀璨,演绎古城元宵喜乐情

宋卫红的“庸城十五不夜天”,将张家界元宵灯会的热闹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张家界元宵灯会阔别四年焕新回归,50万市民游客涌上街头,非遗打铁花、舞龙舞狮、千架无人机灯光秀轮番上演,大庸古城内灯火璀璨,各式花灯与涌动人潮构成一幅喜乐画卷。“从下午拍到深夜,镜头里的笑脸就没断过。”宋卫红说,她穿梭在市集与巡游队伍中,用影像捕捉市民游客的幸福瞬间,让这份元宵佳节的团圆喜乐与传统文化魅力,通过镜头传递给更多人。

本届大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金砖国家影像联盟等联合主办,以“交流共享・保护传承”为主题,不仅是世界遗产的影像盛宴,更是张家界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摄影大展为张家界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注入了新的文化动力,期待更多人通过镜头发现张家界的生态之美、发展活力与人文温情,让世界遗产的价值在影像中永久传承。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