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 凭“风”入青云

2025-11-23 13:49:49 红网
作者:余雅琴 彭超 编辑:李依柳
字号:

微信图片_20251123115749_188_52.jpg

11月21日,2025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余雅琴 彭超 长沙报道

晨光中,一架无人机载着早餐穿梭于长沙的高楼之间,精准降落在写字楼顶的起降点;午后的农田里,三架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精准施肥;夜色里,数百架无人机变换着队形,演绎出一场绚丽的灯光秀……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如今正在长沙上演,勾勒出一幅现实版的“天空之城”画卷。

这座“天空之城”并非凭空而来。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确立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国家战略的东风下,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核心承载区,长沙凭借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完成了一场从“飞起来”到“飞得好”的精彩蜕变,让这座“天空之城”从梦想照进现实。

飞得好:从“飞起来”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有一天,坐上垂直起飞的飞行器,在半空中看着路面的车水马龙,一晃眼就到了上班地儿,重要的是每公里计费只要三四元。这样的空中“的士”你爱不爱?这不是科幻大片,而是即将在长沙变成现实的交通场景。

11月21日,2025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200余家国内外行业企业参展,一场关于天空的变革正在上演。低空产业不是冷冰冰的经济形态,它以温暖的科技力量,让普通人的生活更美好。

在低空物流展区,智航飞购展台的大屏正演示着无人机配送系统从下单到送达的全流程。这一幕让人回想起2024年4月26日的历史性时刻——湖南省首条城市低空物流航线在长沙开通,从松雅湖吾悦广场到深业睿城小区的配送时间被缩短至6分钟。如今,这样的场景已在长沙多个区域成为现实。

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航飞购已在开辟125条空中物流航线,覆盖即时零售、医疗应急、商务保障等多领域。在医疗配送方面,无人机配置的智能温控箱使血液制品运输时间缩短了20分钟,为急救医疗开辟了“空中生命通道”。

“发展低空经济,引领美好生活”,不仅是本次博览会的主题,更是湖南推动产业发展的价值锚点。低空经济正悄然融入城乡肌理,重塑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微信图片_20251123115746_185_52.jpg

无人机农田作业,它不再是“天上的故事”,而是“身边的实惠”。

从城市医疗救援直升机的快速响应,到乡村物流无人机翻山越岭的精准投送,从景区空中观光航线到电力巡检的无人化作业……低空经济的“好”,体现在它让服务更便捷、让生产更智能、让生活更安全。它不再是“天上的故事”,而是“身边的实惠”。

飞得高:从“创新”到“标杆”的技术突围

“飞得好”的底气,源于“飞得高”的科技硬实力。走进静态展区,航空工业、中国航发、国家电网等“国家队”集体亮相,鲲鹏智汇、山河星航、华羽先翔、中电金骏等长沙本土创新企业同台竞技,从动力系统、导航通信到空管平台、智能传感,一条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清晰可见。

微信图片_20251123115747_186_52.jpg

被誉为“工业之花”的鸿鹄Mark1,国内首款进入适航审定程序的全倾转旋翼飞行器。

走进华羽先翔的展台,一架白色eVTOL引人注目。这就是被誉为“工业之花”的鸿鹄Mark1,国内首款进入适航审定程序的全倾转旋翼飞行器。

“全倾转旋翼技术是目前eVTOL行业研发门槛最高、最为复杂的技术路线。”华羽先翔技术负责人介绍,这项技术全球仅少数企业掌握,而他们的突破标志着长沙在高端飞行器制造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不远处的展台上,鲲鹏智汇的“黑暗之光”KP-MS08无人机同样令人惊叹。这款能在无GPS环境下自主飞行的工业级无人机,是目前全球载重能力最强、标准续航时间最长的全防护框室内/地下无人机,专为矿山井下、隧道深处等复杂场景设计。“我们解决了传统工业场景人进不到、信号不到、数据不准的痛点。”公司总经理李健博士表示。

技术的“高”,不仅体现在单项突破,更在于系统的协同。长沙作为改革试点核心承载区,其探索本身就是一场复杂的系统创新。从空域划分的精细化管理,到飞行服务的数字化保障,再到法规标准的先行先试,长沙正在破解“硬联通”与“软协同”的融合瓶颈,为全国低空经济的“有序高飞”探路。

飞得快:从“跟跑”到“并跑”的产业跃迁

低空经济的赛道上,长沙不仅起跑早,而且加速度惊人。本次博览会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规模跻身全国前三,近200家企业参展,11000名专业嘉宾参会,这些数字背后是产业集聚的“磁石效应”和资源对接的“化学反应”。

微信图片_20251123115751_189_52.jpg

中国首款自主研制的全复合材料、通过民航适航认证的轻型运动飞机,开创了多个“国内第一”。

在山河星航展区,明星产品“阿若拉”轻型运动飞机成为焦点。这款中国首款自主研制的全复合材料、通过民航适航认证的轻型运动飞机,开创了多个“国内第一”。公司高级营销经理郑舒原自豪地介绍:“从2011年上市至今,阿若拉飞机已销售了500多架,占据国内市场80%的份额,在国内同类型飞机中保有量第一。”

更令人振奋的是,郑舒原透露:“目前阿若拉飞机年产能是120架,今年已销售150架,供不应求。未来三到五年,公司产能要达到300架,我们也计划在城市楼顶等临时起降点推广阿若拉,探索城市间短途低空出行模式。”这一规划与长沙打造“低空之城”的愿景不谋而合。

速度,体现在项目的快速落地。华羽先翔在2年内完成多轮融资,从技术研发到适航申请仅用3年;鲲鹏智汇8年磨一剑,成为工业无人机领域的“隐形冠军”。目前,长沙已集聚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超1000家,预计2025年低空经济规模预计突破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20家。

微信图片_20251123115748_187_52.jpg

速度,体现在项目的快速落地。

这种速度得益于长沙的先发优势和完善的产业生态。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核心承载区,根据长沙市“1+9+N”低空起降设施网规划,将建设1个坪塘A1类通用机场、16个区域载运枢纽和近期540个末端起降点。

政策层面,长沙不仅制定了市级实施方案,各区县也积极跟进。2024年6月,长沙县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县级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雨花区先后出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促进低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这些举措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这种“快”,不是盲目追求规模,而是高质量发展下的效率革命。它源于对战略机遇的敏锐把握,对产业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态培育的长期投入。

当越来越多的飞行器在长沙的天空中划出美丽弧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产业的崛起,更是一座城市向天空要效益、向创新要动力的决心与智慧。

展馆内,一架架飞行器在灯光映照下熠熠生辉。这让人不禁想起《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名场面:当城堡张开双翼,整座建筑焕发出勃勃生机。

今日的长沙,正如那座被注入生命的城堡,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在低空的“新蓝海”中,飞得更好、更高、更快。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