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上午,南湖路隧道通车,小车竞相从隧道过江,也有不少市民体验徒步走隧道。记者 田超 实习生 刘辉宇 摄
河东出隧道绕行示意图
■制图/王珏
本报12月25日讯 今日上午10点,历经两年建设的南湖路湘江隧道正式通车,长沙再添一条过江通道。在2014年7月前,隧道每晚10点至次日6点将封闭维护。
工人打开香槟庆祝
上午9点半,距离南湖路湘江隧道通车还有半个小时,隧道东岸入口附近已经聚集了数百位闻讯赶来见证通车的市民。
不搞通车仪式,没有领导剪彩,10时许,施工单位中铁隧道集团的几十位工人走向入口并打开手中的香槟,塞子被拔开的“嘭”“嘭”声宣告南湖路湘江隧道通车!
等候已久的车主随即驶入隧道,围聚的市民也纷纷步行进入隧道,一看究竟。
每隔80米有逃生滑梯
南湖路湘江隧道为双洞单层,双向四车道宽,设计行车速度50公里/小时。
“隧道每隔80米有一块橘色区域,对应地面上就是逃生口,万一隧道内发生紧急情况,车主可以在广播系统的提示下把铁制逃生阀门提起,就能疏散到下层逃生。”中铁隧道集团项目部书记段学钢介绍,阀门下是黄色逃生滑梯,顺着滑梯可以走下部逃生,顶部有灯显示到两岸还有多少米的距离。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叶子君
见证故事
从轮渡到隧道
六旬夫妇悉数过江史
南湖路湘江隧道宣告通车后,市民们纷纷涌入隧道体验,长沙市城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文辉把人群中的两位老人拉到首发车前:“来,上车,带你们去看!”
两位老人是一对夫妇,男的名叫胡运林,今年66岁,女的名叫曹梅珍,都是南湖路湘江隧道东岸附近湖南橡胶厂的退休工人。坐在车上,胡运林一边感叹隧道大气,一边回忆起以往湘江上还没有桥和隧道的时候。
“我是1947年生的,小时候去河西走亲戚都要从现在中山路的长沙轮渡上船,3分钱到橘子洲,再走便桥到河西溁湾镇。”胡运林说,“排队过河要等很久。”
“1972年,长沙全民建湘江一桥,我们也去了。”胡运林说,“一桥是我们肩挑手扛出来的。” 再后来,银盆岭大桥、猴子石大桥依次建好,过江有了更多选择。
“年嘉湖隧道通车、浏阳河隧道通车、营盘路隧道通车……听说长沙一共规划了18条过江通道,河东到河西越来越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