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报道:醴陵“连心解困·大走访”系列报道之道路篇
醴陵“连心解困·大走访”系列报道之教育篇
醴陵“连心解困·大走访”系列报道之水利篇——汩汩清泉流淌在心田
红网醴陵站通讯员 胡邦建 徐昂报道
“感谢走访干部的帮忙,我相信困难会过去的。”领取到5000元的大病救助款后,嘉树乡渗泉村村民张新运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张新运的妻子从2011年开始身患重病,每月需透析8次,几年来,巨额的费用使这个普通家庭的生活陷入困境。正当张新运愁眉不展之时,市国资局的走访干部了解到了这一情况,他们当即与市民政部门联系,为张新运妻子办理了大病救助,解了燃眉之急。
这是醴陵各级各部门在“连心解困·大走访”活动中为民解困的一个缩影。几位普通走访干部的热心帮助,让张新运再次燃起对生活的信心。
把“民声”变“民生”,打造贴心民政。自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走访干部纷纷下到基层,问需于民,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怨什么”……意见一条条收上来,民情一件件记心头,通过一桩桩实事、好事,把“民”字写进百姓生活里。
“阳光低保”晒出好气息
“他现在确实困难,又患了大病,我同意将他列为低保对象。”今年9月,在官庄乡大坝村一次农村低保评议会现场,看到村民易清平被评为新增的低保对象,该乡走访干部心里悬着的一桩心事终于有了着落。
易清平2010年患上严重的肝病,先后花费了1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今年,他又因为肾病导致双目几近失明。该乡走访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他列为农村低保考核对象。由15名干部、群众组成评议小组,大坝村对原有的86名低保户“推倒重来”,易清平等5位村民成为了新增的低保对象。
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沈潭镇。今年6月,该镇借助大走访活动契机,组织走访干部开展“阳光救助暖万家”主题活动,对12个村800多位“五保户”、“低保户”进行公开评议及公示,将社会救助公开透明化。“以前低保户和五保户没有公开,群众的意见很大,现在由各村评议小组进行评选,群众更加理解和支持了。”沈潭镇民政办助理陈佑生说道。
将话语权还给群众,让低保在阳光下运行。在大走访活动中,社会救助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为此,醴陵各网格责任单位坚持把“阳光低保”理念贯穿于走访全过程,让真正需要的人享受低保。截止目前,全市共清退低保对象1859人,新增低保人员1236人。
“关系保”、“人情保”现象不见了,不符合规定的低保没有了……在醴陵,一股阳光气息扑面而来。
“幸福之家”暖到心坎上
11月25日,冬日寒风凛冽,浦口镇敬老院里却是暖意融融。看着已经建好的新楼房,敬老院院长彭喜平满心期待,“老人们终于可以入住新家了。”
浦口镇敬老院始建于1985年,现供养五保老人55位。在大走访活动中,该镇许多五保老人都提出希望入住敬老院,然而,由于房间太少,加上房屋年久失修,设施陈旧,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无法满足老人们的入院需求。这让敬老院一度陷入困境。
心系群众的安危冷暖,是各级走访干部的必修课。浦口镇政府积极与市民政局、建设局沟通衔接,争取到了200多万元专项整改扩建资金,并三次召开交办会议,决定在敬老院原有基础上投资280万元新建一栋3层楼房。在各级走访干部的努力下,今年11月份,该工程顺利完工,可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00人以上。
“现在,每个房间都有电视、热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87岁高龄的荣生财老人入住清水江乡敬老院已有四年多,今年上半年,在走访干部的努力下,该院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老人对这儿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感受。老人说,这里不仅有文娱健身等配套设施,还有专人看护,真像是一个温馨的家,甭提有多舒服了。
感受家的温暖,让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各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今年,醴陵在原有敬老院的基础上,又投入资金1800万元,新改扩建东富镇第二敬老院等3所敬老院。
低保对象、特困人群、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他们是弱势群体,在醴陵这个社会大家庭中,他们又倍感温暖。
市城管局成立“连心解困基金”,组织干部职工捐款,为马放塘社区的困难群众、老党员送去慰问金26900元;市妇联联合多家单位开展“传递彩虹邮包,情暖留守儿童”的大型公益活动,送出800余个彩虹邮包,给留守儿童带去欢乐、送上关怀;市民政局慈善总会在全市先后建成7家社区慈善超市,为特困群体提供低价生活用品;市劳动局邀请市中医院医生、护士组成医疗小组,为大障镇敬老院67位孤寡老人免费体检;富里镇筹资7万元,为特困户陈立水购置一栋新楼房,让没有劳动能力的一家四口有了安身之所;市审计局帮助黄泥坳街道老龙井村中和组特困户李中苏安装天然气,并送去热水器和燃气灶……
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围绕“民”字下功夫。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醴陵已投入1.1亿元资金用于民政事业。随着大走访活动的持续深入,一个“民”字将越写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