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12月13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徐海瑞 通讯员 李叶)40年来,“马王堆”绝对是高至喜生活中的关键词。从当初参与主持发掘,到后来的持续研究,身为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的高至喜,为马王堆汉墓耗尽心力。
12月12日,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高至喜和国内外百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在他看来,关于马王堆汉墓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要真正揭开墓中的秘密,至少还需要上百年的努力。
在此次研讨会上,湖南省博物馆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近10年来马王堆汉墓研究中最具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新成就——《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和《马王堆汉墓漆器整理与研究》。这是目前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50余种简帛文献和700余件漆器最全面的整理文本。
据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喻燕姣介绍,《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和湖南省博物馆编纂,共分七册。第一、二册为整理图版,第三至六册为释文注释,第七册为原始图版。其中,部分帛书的整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五十二病方》新释200余字,改释100余字;《五行》改释、新释112字等。
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主持的《马王堆汉墓漆器整理与研究》共分四册。第一、二册讨论了马王堆汉墓漆器类型学、遣策考释、铭拓释读等问题,并收录文物检测报告13份;第三册讨论了湖南楚汉漆器类型和纹饰演变规律、漆工艺特征、文化因素、漆器制地等问题;第四册为高清文物图版。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50余种简帛、700余件大部分保存完整的漆器、现代手工艺无法完成复制的丝织品等重要文物,被称为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40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对马王堆汉墓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硕果累累,迄今已出版关于马王堆汉墓研究的人文、自然科学著作300多种,论文达4000多篇,参与研究的海内外学者多达2600余人。
关于马王堆,你可能还不知道的事
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聂菲称,该馆首次对马王堆木俑毛发进行了DNA鉴定,发现样本属于人类毛发,最可能来自湖广地区土著的土家族或苗瑶族群个体。这一论断为研究马王堆汉墓族属问题提供了证据。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妾辛追”木印。学界一致认为“辛追”为姓名。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李则斌认为,“辛追”并非墓主人姓名,而是其“号”。李则斌比较同类印章得出,“辛追”“莫书”“胜适”等,从字词书面释读,都含有褒扬赞美的意义,用作姓名或名字均不合适,将它们释为号却都深含厚意。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首次公布了帛书中的反印文、渗印文和空白页。专家认为,这可能反映了西汉时期的帛书书写习惯。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喻燕姣介绍,马王堆帛书出土时,帛书均层叠在固定幅宽的卷轴上面,这些帛层层靠在一起,时间长了上层的墨迹会印到或渗到下层,形成反印文,对释读工作很有帮助。